分卷阅读352 (2 / 4)

+A -A

        因渤海在辽东方,故名为东丹国(考古学上的理解是东契丹之意)。

        建都于渤海故都忽汗城,改名为天福城(今黑龙江宁安一带),年号甘露。东丹国按照渤海制度治理,君主有权任命百官,每年向辽国贡纳细布五万匹、粗布十万匹、马一千匹。

        有四个宰相,契丹与渤海人各有二位主持政务。

        不久,辽太祖薨逝,耶律倍前往辽皇都宫(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奔丧。

        天显三年(九二八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面那一带),强行自天福城迁徙东丹人口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衰落。

        天显五年(九三零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后继者为其长子耶律阮。

        天显六年(九三一年),辽按照渤海国的旧例,在南京设立中台省。

        会同元年(九三八年),将南京改名为东京。

        天禄元年(九四七年)耶律阮成为契丹皇帝,复建东丹国,封耶律安端为明王。

        应历二年(九五二年)十二月,耶律安端死亡,没有后代的耶律安瑞不在了,按照辽国的制度,没有继承人,是要取缔国号封地的,于是东丹国封号没有了,其地直属辽国朝廷。

        乾亨四年(九八二年),废除东丹国号,东丹国随着明王耶律安瑞的死亡而灭亡。

        作为东丹国行政机构的中台省一直存在到辽圣宗时期。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东丹国大约至少在辽景宗时期(九六九年到九八二年)或直到九八二年才结束国运。

        而在有国期间,曾经派遣使者到其他国家。

        九二九年,东丹国遣使裴璆至日本,遣使高成词、成文角至后唐。

        九三一年、九三五年,东丹国两次遣使至后唐,以朝贡名义去见逃到后唐的国王耶律倍。

        “这座墓的主人,就是耶律安瑞。”刘威教授激动的全身都在哆嗦啊!

        第339章:辽代明王耶律安端

        耶律这个姓氏,他们并不陌生,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辽国一共就两个姓氏,耶律和萧。

        这两个姓氏一个是王族,一个是后族。

        耶律出皇帝,萧氏出皇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总裁的实习天师 分卷阅读352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