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3 / 4)

+A -A

        他能说啥?弯了以后打开的大门风景美好,吃了两次食髓知味了?今后再吃不着他肯定要遗憾?

        方圆怎么可能好意思这么说?算了,轮流来吧,轮流挺好。

        然而他不知道,这之后他越来越贪恋这种滋味,所以之后渐渐懒得反攻了……

        不论如何,这次出差是圆满的。

        不但给药厂购买了满意的生产线,而且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终于进行到了最亲密的阶段。

        因为要签订合同,以及需要大笔资金转款,方圆第三天就叫来了纪磊和厂里的会计,与机械厂签订合同。

        这次毕竟是有正经活儿要做,怕控制不住又折腾到一起,方圆和艾芒合计了一下到底是分开住了。

        有律师在场,合同很快签订完成,第一笔两千万资金就转到了机械厂的账面上。

        前后不过五六天时间,这次出差需要办的事儿就圆满达成了。

        会市的时候,方圆等人就是跟机械厂的五六个高级技师一起回来的,机械厂那边的机器已经装车往市这边运了。

        前后忙活了二十几天,五个全新的数字化车间都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可以正式开始进行生产了。

        送走了机械厂派来的技工们,药厂喜气洋洋的开始了成产工作。

        原药厂除了保安和客服之外,有工人一百多人,后来保安公司李老板又帮着方圆招聘来将近五十个专业士兵,现在药厂有一百六十多个可用人手。

        这些人手开四个数字化车间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是方圆先期并不打算这么做。

        毕竟,现在药厂只需要开两条生产线就足够了。

        新生产线到了之后,旧的机器就停止使用了,方圆和人事部门经过详细的评估,将原来的几个车间的人员进行了打散分组。

        原先的药品灌装车间的王师傅,其实是老厂里机械方面最专精的人物,之前多年一直兼职着全场的机器维护任务。这次药厂产业升级,方圆干脆将王师傅提到了高级技工,负责领着几个退伍的机械工程兵,专门负责药厂今后的及其维护工作。

        而原来的原料分配车间刘师傅、外包装车间马师傅,就分别带领一条新的生产线,一边带徒弟,一边继续祝余代餐胶囊和拓元素明目胶囊的生产。

        剩下的人员分成两组,每组八十人,分别在两个生产线上工作。一边熟练生产线运作,也是为了给将来的生产线培养人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