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劈柴的声音,尤瑜的动作比最开始要熟稔很多了,不过脚下的木头仍旧是非常不规整,有大有小,看起来像是被雷劈的,而不是被人劈的……
樊爷爷坐在一旁,吧嗒着老旧的烟嘴,卷着自己做的树叶,抽了一口。看着尤瑜的动作,感觉像是回到了很多很多年前,他才从战场上下来的时候,“那年,闹饥荒,咱们村在的大队没钱没粮食,每家埋在土里的红薯都是奢侈玩意儿。当时我家的娃还没有你这么高咯,大伙儿被召集去炼钢,田里荒废了,后头,交上去的钢铁是换了粮票,可粮仓里啥也没了,连老鼠都没了……”老人徐徐说着,“最后大郎在家找到了一小筐红薯,那时候,大郎他娘已经快不行了,快被饿死了。树根都没了,炼钢要火啊,周围能吃的不能吃的,都没了。大郎发现红薯后……”
尤瑜手里劈柴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她余光瞅见院门口掠过一道人影,是刚才的小敏。棉袄下的小腹,似乎微微凸起。她,是个孕妇?
“……大郎不想上交给公社,偷偷地想要弄熟了给他娘吃。不过这孩子忒傻了,这一片土地上的树啊,草啊都没了,能冒出点炊烟的地方那能不吸引别的人注意?”会想到从前的苦日子,老人眼眶微微湿润了。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六十年前,每当回想起来,仍旧是记忆深刻。有的事情,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一样。
尤瑜注意力又被吸引回来,她听见身前的老人用着低缓的声音轻轻说,“不过,有的时候也是命啊!”
那场红薯引发的灾难,能将一个孩子生生毁灭。替他挡住劫难的,是孩子的母亲。一个早就命悬一线,只吊着一口气的母亲,最后死于那场人为的灾难中了。
要拉去惩戒,那么小的孩子,承受不住责罚。是母亲,扑在了他身上,替他受了罚。
“明明是已经饿得没力气的人,怎么还会死守着那些规矩呢?”老人泪眼模糊,干枯长满了皱纹的一只手,捂住了自己同样像是树皮一样的脸。
几十年,时光似乎未能抚慰心中的伤害。
尤瑜静静地站在他身边,体贴地送上了一张抽纸,“樊爷爷……”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话虽是这样讲,可做起来一点也不容易。
“孩子,你生在了一个幸福的时代。”老人擦拭了眼泪,看着尤瑜缓缓说。
他不知道,这句话成为了两年后电影节开幕的台词,摘自西小鱼的剧本《那年代》。
作者有话要说:似乎写文很久很久没有推过书……
很多人看过余华的《活着》还有陈忠实的《白鹿原》,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很长但很好看,还有一本是姜淑敏的《乱时候穷时候》,啊,这本书真的很好看了。
第159章>
尤瑜附和点头,和平没有什么天灾的时代是好时代。
“嗨,你看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苦日子过去了,现在还是有好时代的嘛!”老人说。
“我是想来听这些故事的,生活不会只有好事的嘛!想听听你们这辈人从前的那些生活,觉得很有意义。”尤瑜开口,历史已经发生不能逆转,悲痛是有的,可也必须正视历史,才能在往后走上正确的路啊!她打算自己的新剧本就是围绕这个宗旨,实事求是地还原那个年代的故事,苦难,折磨,可那一辈的人最后还是顽强地生活下来了。
那年头的苦难和现在的对比,也希望自己不要被一点点磨砺打倒,毕竟,还有什么比吃不上饭更痛苦的呢?
“哈哈,搞不明白你们这群年轻的娃娃了哟!”樊爷爷笑了,“既然你想听,那可不要哭鼻子哦。”过往的一些事情太沉重,他担心眼前这娇滴滴的小姑娘掉眼泪。
尤瑜继续挥舞着斧头,开玩笑道:“除了明天早上起来可能会手酸,我肯定不会哭的!”她信誓旦旦地保证。
又劈开了一截木柴,尤瑜想到刚才自己看见的身影,好奇问道:“樊爷爷,你之前说那个小敏也是城里的人吗?怎么突然嫁来了这么远的地方啊?她爸妈不会舍不得吗?”尤瑜微微好奇,其实从今早那女子进门的时候她就发现了那人应该年纪不大,虽然那张脸看起来有些风霜了,可仍旧带着两分青涩。
老人将烟嘴收了起来,“哦,大城家那媳妇儿啊,不知道哟,可能是他下山卖货的时候认识人家的吧!反正领上来了两年多啦,家里已经有个大胖小子咯!”他笑眯眯地说,“好像最近又怀上了,看来大城是个好福气的!”老人补充了一句。
尤瑜按住了心里的疑惑,可能,这是真爱?“她看着还很小呢!”她嘀咕了一句,没想到已经有个孩子了。
两年怀了两个,她心里有些微微不齿。这种情绪是对那个叫大城的男人,女人又不是生孩子的工具,两年就快有俩孩子了,这不是才没多久又怀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