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袁朗在什么地方的几率比较大、做什么事情的几率比较多,成才的心里勾画出了一张详细的表单。
一段日子下来,成才甚至比袁朗本人更了解他的作息和习惯。
没有什么改变,仅有些微小的东西默默地累积。
只是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察觉。
*********************************************
来到大队三个多月后,成才收到了一封薛林的来信。
这封信是从702团三连五班转过来的,所以晚到了十几天。
信挺厚,牛皮纸信封的背面写着两个字“勿折”。
成才拿起来对着光看了看,也没什么太准确的判断,于是直接撕开一边。
信本身并不长,只一张4打印纸用黑色签字笔写了大半页,真有份量的是中间裹着的两张照片。
是海。
一张是薛林笑着站在海边,另一张是同一景色,但没有人只有海。
照片拍得平庸,应该是傻瓜机随手捏的。
灰蒙蒙的天和灰蓝的海,界限并不分明,勉强算是有纵深感,但并没有宽广逼人的气势,只显得沉静。
成才盯着看了好久。
之前在电视报纸杂志上看到的海的景象,虽然美丽,可是总觉得离现实很远。
现在这画面里有自己的老战友,距离似乎一下就拉近了。
薛林的信里介绍了自己的大概情况,除此之外,关于那两张照片,是这样写的:
“成才,不知道信寄到的时候,你还在不在五班。我想,你应该已经离开去了别的地方。我记得我走之前咱们闲聊,你说起过海,所以有空和同事去海边的时候,就拍了照片寄给你。这里的海并不太美,但一样令人心情平静,就像五班的草原一样。我正在适应这个小镇和这里的人们,希望你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无论是在哪里。”
成才看着信,不禁勾起了嘴角。
之后,小心翼翼地把信纸折好,把照片裹在里面,塞回信封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