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面可是有我们家族的功劳的啊,君上你起码将聘礼充进国库啊——大昭朝臣们的集体心声。
如今他们再也顾不得腹诽“天生祸害锦衣侯”了,相公们精神抖擞,灵光一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与君上叙起了了家国大义,其主题为:“君上富有四海,整个天下都是君上的,何须再有国库、内府之分?君上何以只肥自家?瘦煞天下?”
据说昭帝私下只说了五个字:“呸!臭不要脸!”
且不论大昭那个早已千疮百孔的国库。
民间所高度关注的,韩小侯的聘礼与林滤公主殿下的嫁妆到底孰薄孰厚,也因此终究没能分出个高下。
一个被充了公,一个被削减了惠泽万民,这是好事。
大昭平民们也不失望,反倒是对这么个峰回路转,颇有戏文色彩的亲事兴致浓浓,为此不说茶楼书馆处,便是哪家哪户有那支持之人不同的,一家几口都能分作两派,辩论个三百回合。街头巷尾以此吹牛打擂的,更是不知凡几。
国民生活之丰富多彩,可见一斑。
而林滤公主殿下的亲事已明文昭告,正式定在了盛京。
天下万民都在热议君上疼惜嫡亲的妹子身体娇弱,不堪帝京气候,怕是此后都要在盛京宜居了,君上真是亲切和善。这让心结频出的昭帝心理上总算得到了安慰:不论后世如何,现下的大昭子民们还是喜欢富有人情味儿的皇帝的,很好,很好。
这让大昭帝君一个激动,险些想要微服出访,一鸣惊人的去参加一下妹子的婚礼。
还好,他还没有忘记,之所以格外恩准林滤移居盛京,兼且颇不合规矩的,以康健为由,在盛京之地举办婚事,全都是为了他的长姐,东阳啊。
他放弃了参与幼月的婚事,只为了长姐能亲手送幼月出嫁,让幼月从长姐身边出嫁,这是他能为长姐所作的唯一一件事。
壬戌年庚戌月辛卯日,初七,天高日朗,晴。
黄历上有字曰:宜嫁娶、移徙、祈福、求嗣、入宅、安床。
有宜无忌,大吉大利,乃黄道吉日是也。
盛京林滤公主府邸,张灯结彩、忙中有序、熙熙攘攘的公主府内,唯独本应重点往来的林滤公主闺室,如闹中取静一般,竟只有两人浅声低语。
东阳长公主执了梳子,细细的梳理了幼妹的长发,为林滤亲手披上嫁衣,又取了画眉墨,挑了林滤的下巴,为宠爱的幼妹仔细画眉,这整个过程,一丝一毫也未曾假他人之手。
都说婚事当天最是紧张,偏这两人意态颇为悠闲。
“数月未见,也不知韩苏如何了。”林滤扬了小脸,享受着长姐画眉,脸上带着惯有的三分亲和、七分浅笑,眸子里倒是笑意盈盈的对自家长姐揭露道:“昨日贯仲对我说,韩苏好几日半夜睡不着觉,偷偷的跑到院子里看月亮,她还以为别人不知道,对着月亮说了好些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