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钟御道:“穆衍的假期后天结束,等他回来,公宣的就全权交给你。需要出外的部分,尽量安排在最近。”
“好。”徐祈清点头。
穆衍回来之后,声色的决策就不再用钟御过目,虽然他还是要往总部跑,但见钟御的机会会少很多。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钟董,没有其他事的话,我先走了。”
钟御没有拦他,只是道:“蛋糕带上。”
走到门口的时候,徐祈清不经意地回头看了一眼钟御。
他忍不住在想,那些没有人吃的蛋糕去哪儿了呢?钟御站在桌前,让仍是一贯的严肃与冷峻。线条强硬,气势凛然,周身不曾沾染半分冗杂。沉沉的夜色里,男人与冬日的冷冽融为一体,积威浓重,不苟言笑。
可是徐祈清离开时的心情,却与来时截然不同。
第24章颁奖过去式
官方形象宣传的策划项目做的很大,这对声色来说也是一个转型的尝试。整整三个组的资源被抽调出来合力负责,更重要的是,如果任务成果优异,声色很有可能能够接下更高一级的项目案子。
而徐祈清在其中负责的并不是具体的措施实行工作,他所做的部分是整个工程含金量最高的,也是现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品牌策略规划。
以国内的发展现况来说,品牌策略规划是一个市场需求更加紧迫的工作。企业公司对品牌的重视度日益提高,但能够高质量完成品牌战略的策划公司数量并不多。需求催生供给,仅有的几个具备这种能力的4广告公司都挂着外资的牌子,国内想要分一杯羹的公司绝不算少,自然也都在提升相应的能力。
传媒的性质决定人才成为提升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班出身的营销人才并不罕见,但能做品牌策略的人却并不多。后者大多是经验丰富的高级策划师,各家都在培养和争抢这种人才,而这也正是徐祈清以这么年轻的年龄,就能被声色以高层职位聘请的原因。
官方与企业的品牌策略异曲同工。徐祈清近一年来在国外主攻的方向就是宏观规划,企业和政府的方面都有涉猎。他也接过与官方合作的品牌规划,不过那时他的身份还是研究所的高材生,虽然大部分工作由他策划负责,但当时能接下与政府相关的合作,机会接触点仍在他的教授身上。
这次声色以上市策划公司的身份与官方进行合作,虽说是突破性的第一次进展,但对于徐祈清来说,他在国外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的经验。即使国内外的政府官方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行事准则上大有不同,这些差异也只在具体层面,对于整个任务,徐祈清尚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
不过就在开工的前一天,徐祈清接到了学妹的电话。
“学长,”听着路晓涵的声音,徐祈清都能想象出对方笑眯眯的表情:“最近在忙吗?”
“你的电话来的巧,”徐祈清的声音里也带上了笑意:“我从明天开始忙。”
“我之前去看阿姨的时候她也提起来,说你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路晓涵道:“学长你注意身体啊。”
“嗯。”徐祈清应了一声,道:“也辛苦你去看望了。”
他知道路晓涵打电话来的意思,主动提起道:“那个大纲我已经填了三分之一,你还有什么东西要补充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