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五和暗六也回去,右统管领了失职的二十军棍后仍旧负责如玉阁安全。
御书房是皇帝处理政务之处,放了多少军国大事,周围明里暗里的守备自然不会少,况且后宫不得干政,连皇后和太后都不能轻易出入。
大成虽有些衰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顾铭瑄一时犯了难。
确定顾铭瑄确无大碍之后,沈浩宇去了北方边城,虽说沈家父子不亲近,可老侯爷毕竟是他唯一的亲人。
之后李婉清来探望过,她现下胎盘已稳,况且平日里颇受照顾,自然不必忧心。
李婉清之后,是珍贵妃,自然又是恩威并施,送来不少补品也说了不少狠话。
几日后,南州加急文书送到,南方大旱。
文书是九王爷皇甫泽成亲手起草,落笔用词都比十六王爷的简明扼要,南方大部分地区从年初至今已经滴雨未落,各地虽然均已开仓放粮甚至从附近地方借取粮食,但百姓颗粒无收,请皇帝拯救黎民。
九王爷夫妇甚至倾家荡产采买粮食,顾怀瑾亲临粥棚,一同施粥。
即便如此,每天仍有不少人饿死。
这边旱灾还没理出头绪来,西州瘟疫泛滥的奏折又送了过来。
地动过后,虽然有朝廷及时援救,但之前已经伤亡惨重。朝廷送来了粮食和金钱,却没有送药。二皇子一行离开后,当地药商落井下石,专门针对普通百姓,哄抬药价,一亮黄连能卖到一两银子!许多百姓买不起药,又山高皇帝远告不得状申不了冤,家破人亡。
天气炎热,尸体不及时处理,导致瘟疫蔓延。
皇帝被朝臣吵吵得心烦意乱,索性撒手不管,把事情全扔给了老谏官和吏部左显。
老谏官一心为国,自然尽心尽力,可左显是出了名的奸贼,自然出了耍花腔就是耍花招,没有一点诚心实意。
最后,仍旧是派出钦差带粮食和钱财前往灾区,一批去西州送药,一批去南州救济。朝中如今为了立储之事闹得天翻地覆,值此之际,几位皇子自然不能离京。可如今奸臣当道,没有可信之人。
西州送药到不担心,药材是现成的,不怕有官员贪污。令人为难的是,往南州送钱送粮该由谁担当。上次西州赈灾,连太子都贪了钱,这一次的人选势必慎重。
老谏官本打算亲自前往,奈何年事已高,经不起沿途颠簸。就委派自己的儿子小谏官谏世福前往,另有两名官员相随,那两名官员官职不高,也不曾结党营私,老谏官也顾不得去纠察他们的底细。
救人如救活,事情一敲定,老谏官连夜进宫请旨。皇帝被他从温柔乡里拽起来,憋了一肚子气,还得立刻拟圣旨盖玉玺,又连夜发出去。
次日,南州赈灾一行离京赶往灾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