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子接过,取下灯罩,就着烛火细细研究起来。火光下,但见他修眉凤目,鼻挺唇薄,下颌尖削精致,宛如画中人一般。这样的相貌用“一表人才”四个字形容当真不及万一。当然,人无完人,若实在要挑这位杜公子什么缺点,那就是白,苍白,连烛火都映不出一丝血色。
杜公子自然不会就叫杜公子,他是有名字的,他叫杜云初。他当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公子,他是朝廷大员冠军大将军杜一鸣次子,原河北军马军副都统杜云冉之弟,西军致果校尉杜云溪之兄。人说虎父无犬子,当然,他杜云初更不可能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十九年前,名震江湖的“塞上秋声”高鸿高老前辈路经汝阳,在将军府门前偶遇年仅六岁的杜云初,一见之下,年逾九十的老人竟痛哭失声,当场收云初为徒,自此长住将军府,手把手□,将一生绝学倾囊相授;后五年,老前辈寿数将尽,临终前又将毕生内力悉数相传;后两年,十三岁的杜云初单挑当地恶霸头目“活阎罗”潘海,重创汝阳黑道,轰动一时;后五年,于商水边红衣公子墓前三招击败当时江湖排名第二十三的“铁夫子”习勇,一战成名;后一年,于城郊百合谷大破杀手门派祭血会,只身杀敌四十七人,血未染襟。
年仅十九岁时,杜云初就已经成了汝阳城的神话。
而如今,二十五岁的云初在江湖中人眼里,已是声名赫赫,他是正人君子眼中铲强除恶的侠客,更是邪魔歪道眼中索命无声的阎罗。
两个月前,云初奉父命南下,赶到君山助丐帮总舵剿匪,于洞庭湖上同杨成悔杨副舵并肩酣战月余,凿沉敌船数百,击杀喽啰数千,一举生擒贼首余翔虎。正当返程前夕,他却意外收到杜老将军一封飞鸽传至君山的手书,大意是让他在某某客栈等待路过的韩老爷子,设法加入到老爷子的车队里,在必要时出手协助韩家祖孙,而且不到万不得已还不能透漏自己的身份。
“设法”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谁都知道镖局行当出门向来不结交生人,更不可能与外人同行,何况韩老爷子鬼精鬼精的,想瞒过他谈何容易。云初无奈之下,只得扮起可怜,先是住进客栈里装病装瞎,后是从杨成悔手下借了一帮兄弟伪装成大夫隔三差五来给自己“治病”,最后是花了重金请和老爷子相熟的茶倌儿“帮忙说几句好话”,这就有了前面那一出。
作者有话要说:
☆、一楼一阁的背后
第三章
此时的云初端坐在烛火下,用指甲捏住其中一枚毒针细细端详,他的指甲每一片都长可盈寸,修剪整齐,圆润通透。
针,是日沉阁的针,但日沉阁从来不用针,日沉阁的针只提供给风满楼。
毒,也是日沉阁的毒,但日沉阁同样从来不用毒,日沉阁的毒也只提供给风满楼。
毒在针上,合情合理,针要的是他杜云初的命,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云初痛苦地闭上眼睛,“安争,你告诉我,风满楼是做什么的?”
安争愣了一下,“风满楼,江湖上最神秘的组织之一,工于暗杀,上到朝廷奸恶,下到江湖宵小,杀的无一不是该杀之人。遭到风满楼暗杀的人,必被天下人不齿。”他不得不愣,因为这些,还是云初亲口告诉他的。
云初头痛欲裂。
安争停下来喘了口气,又接着道:“风满楼行刺前三日,会对即将被杀之人下死亡通知单,上书该人罪行,由楼主亲自核对批准并签字,江湖人称传死令。”
云初眼睛一亮,竟闪过一线幽绿的光。
传死令呢?
假设出手的确实是风满楼,那么传死令在哪里
既然没有传死令,出手的必然不是风满楼。
可是除了风满楼,还有谁能拿得到日沉阁的毒和针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