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2 / 4)

+A -A

        因一人之罪,而殃及一州之百姓,可悲可叹。代价是惨重的,不论是对杨卞,对阳州百姓,还是对齐牧。正由于这极端的一战,齐牧大失人心,当时,在明面上,他手下的不少能人志士直接弃官而去,于暗地里,他的一些近臣心腹干脆背后党结挑拨,意图将齐牧一除而后快。于是,齐牧的兵马还在阳州横冲直撞、大肆杀戮时,他的根据地盈州突发兵变,他的部下超过了半数都在一夜之间反叛。那一次,齐牧众叛亲离,危若累卵,差点就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多年心血近乎付之一炬。

        齐牧还是命大,后来,此事仍是有惊无险地堪堪摆平了,齐牧亲率大军平了叛部,重回盈州。然而,经此一役,齐牧可谓受到了当头一棒,引起了他深刻的思考。这些都是殷子夜到来之前的事情,齐牧毕竟尚年轻气盛,正气血方刚,多年之后,齐牧明白了自己当年何以会走到了与部属离心离德的地步,犯过的错已不可挽回,唯有谨记教训,引为前车之鉴。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多年来,齐牧确在一点点地改变,血洗阳州无疑是一种极端,至于另一种极端,以杜灼手下的名将江屿为例。

        杜灼麾下的两位悍将,一个江屿,一个蒙金,都骁勇善战,有以一敌百之势。齐牧初见,便意图将他们收为己用。一番试探过后,齐牧发觉,此二人对杜灼的忠诚度根深蒂固、无与伦比,非功名利禄所能轻易诱惑。尽管如此,齐牧还是没有放弃希望。终于,机会来了,这要说回到鸣都之战。恰当齐牧筹备着与叶昭开战时,杜灼在安州起兵叛乱,齐牧听从殷子夜之计,飞速前往镇压,大败杜灼,活捉江屿。江屿自此暂时听命于齐牧,在鸣都之战中,为他斩下了叶昭大将严尤的首级,算是立了大功。可江屿也是个很有个性的汉子,从一开始,他就明确告诉齐牧,他永远都只忠于杜灼一人,齐牧既放他一命,是为对他有恩,报恩之后,他始终是要走的。鸣都之战结束,齐牧知道再难以留住江屿,虽则那会儿有人劝他勿放虎归山,将江屿杀了一了百了,可齐牧思来想去,还是没有下这个手。

        世间,唯英雄能惺惺相惜啊!

        于是,江屿毫发无损地离开了盈州城。

        齐牧当时没有想到,他这一念之间放走了江屿,竟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扭转他命途节点的一个关键。

        又或许,一切冥冥之中皆有定数。谁又说得清呢?

        ☆、千金市骨

        齐牧采纳了殷子夜的建言,不仅布告天下,招募四州贤达,还着重提拔了林尘。殷子夜所以特别推荐林尘,有其深层的因由。

        一方面,林尘确有八斗之才,时人难及。另一方面,林尘此前属叶氏旗下,为叶昭所用,更作了一篇举世闻名的声讨齐牧之檄文。古语有云,士可杀不可辱,如今,齐牧连辱骂过他的林尘都能既往不咎,度才以用,天下之士又有何忧虑呢?

        齐牧原就有求贤若渴之名,此举一出,果然起到千金市骨之效。

        因了齐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用人之法,他麾下众官,才学也好,秉性也罢,往往各有千秋,时而彼此互不相容也极为常见。其中,对殷子夜,众人便常颇有微词。

        有人在齐牧面前投诉殷子夜,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对殷子夜的才能,智谋,大家没什么好挑剔的,提来提去都是他生活作风之类的问题。众官孜孜不倦,你方唱罢我登场,长久以来对齐牧说了一次又一次,齐牧仿佛回回都左耳进右耳出,对众官之言倒不斥责也不恼怒,可能偶尔还会装模作样地附和着赞同一两句,可就是没用。回头,殷子夜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大家很无奈。这要换个不起眼的人物,浪荡一点,放肆一点,他们也没空去管。可这是谁啊,这是齐牧麾下首席军师,齐氏势力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啊,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此地位显贵之人,做派若不正,别说服众了,还会带坏风气,造成负面影响,这不能够啊!

        之前众官唠叨得最多的,就是殷子夜贪杯,好酒已经好到了干扰正事的程度了。平日在侯府里,殷子夜三天两头宿醉,更不止一次因睡过头没准时出席齐牧的议会,有时候,来了,还带着一身酒气,脚步都有点飘忽,对待军政大事极之不严肃。最让众官忍无可忍的是,据闻殷子夜在鸣都之战途中,竟于军营之内也不顾军纪,不知哪里弄了两坛酒饮得酩酊大醉!若是他人敢此般触犯军纪,齐牧早就将之斩首,以儆效尤,而对殷子夜……齐牧压根就当不知道这茬,极尽装聋作哑之能事。

        近来,众官唠叨起了殷子夜另一条罪行,他不仅好酒,他进化了,还好色。

        “好色?”这回齐牧懵了。

        殷子夜好的哪个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士为知己 分卷阅读35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