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都之战,他斗胆请求何炎暗中帮忙,不惜冒犯军规,强行随军出征。
这一次,他也只是沿袭一贯的风格,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他的筹谋里,自己的性命、安危,世人的评价、毁誉,一概不纳入考虑范围。
不留余地,不留退路。一往无前。
热烈如一刹烟花,悲壮如飞蛾扑火,璀璨如夜中流星,从容如蜡炬成灰。
如斯任性,又万般坚强。
是的,他与沈闻若,乃至与许多人,都是不同的。
沈闻若自认,为了朝廷,为了江山,为了百姓,他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他是明智的,温婉的,顺礼的,是符合俗世的价值与审美的。而殷子夜,往往能做出别人意想不到之事,你无法以常规判断,他下一步会怎样来。
沈闻若想起齐牧那一句话——子夜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最懂齐牧的,是殷子夜。
最懂殷子夜的,也是齐牧。
他,只为一人。
这就是他。
每个人,都有些东西,最为本质,最为重要,如若强行扭转,改变,他便不再为他了。
沈闻若明白,他是劝不了殷子夜了。
有些人,似乎生来就很清楚自己的方向,自己的道路,从不茫然,从不迷失,他们不会去听太多的闲言碎语,他们不会去理会世人的说三道四,因为他们目标很明确,他们的眼里、耳里、心里都只有它。
这种人的境界,只有自己能体会,碌碌无为、随波逐流之士,终其一生也难以理解。
“闻若兄若真视子夜为挚友,子夜恳请闻若兄,帮子夜说服侯爷。”
“你们……”沈闻若摆了摆手,“贤弟还是自行与侯爷商量吧。愚兄虽说不过你,倘侯爷能将子夜强留下来,愚兄心里也是不免庆幸的。”
“闻若兄……”殷子夜无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