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完皇帝就去见了太后,太后已经七十几岁高龄,基本上是卧病在床,很少起来,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年轻时候为了争宠,得了咳疾,差不多就是肺痨的轻化版,现在年纪大了,身子已经大不如前,这一些病啊、痛啊,就全部找上门来,只是一直用药养着,不然早就去了,陈瑾陪了太后好一会儿才离开,也并没有留下人参什么的,陈瑾的空间除了大补的药材,就是些药力强劲的药材,太后这身子明显是体虚,虚不受补,只适合慢慢温养,太医院也不全都是草包,陈瑾也没必要逞能。离开永宁宫,陈瑾和王云风就直接回府了。
你问为什么不去见皇后,皇后虽然是皇帝的正牌妻子,但是,皇后在宫里的处境并不好,要不然他儿子三皇子就不会拼命的拉拢朝臣了,其实这也要怪皇后自己,你说他后宫之主、母仪天下,其实却是个气量狭小的人,现在到是会装模作样了,以前那是明目张胆的谋害后妃和皇嗣,皇帝就不喜欢她,觉得她不够体贴。
要说皇后与陈瑾的关系怎么不好呢,首先,陈瑾的娘和良妃是好闺蜜,当年良妃受宠,皇后不待见良妃,连带着也不待见陈瑾他娘,然后良妃怀孕了,本来孩子就快没了,结果被陈瑾给误打误撞的救了,陈瑾自己成了傻子,还得到后宫众人的记恨,其中就包括皇后。
其次,皇帝本来就很喜欢陈瑾,在陈瑾的父王死后,皇帝对待陈瑾简直比亲儿子还亲,而皇后的儿子,堂堂正宫嫡子还不如一个没了父亲的傻子,这你让皇后怎么不恨,恨皇帝不行,那就只有恨陈瑾了,所以陈瑾又躺枪。
最后,陈瑾娶个妻子就得到两个郡的封地,皇后的儿子三皇子,妻子娶了好几个,孩子都生了几个,除了点赏赐外屁都没有得到,还有陈瑾和王云风为了去封地就藩,假借她儿子三皇子的手,得偿所愿了,结果反而使得三皇子被皇帝忌惮,你看这,这,这,关系怎么好得起来嘛。
第37章回封地
陈瑾在紫云城城待的时间不会太长,毕竟封地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所以随意逛了逛紫云城后就回府了,到时王云风事情比较多的样子,首先去了当初买下了茶楼,如今茶楼已经连锁了,全国上下开了好多家,全都是催老和他儿子崔志勇在管理,等王云风打理完茶楼的事情,天色已经不早了。
夜晚,王云风梳洗完毕正在对着镜子弄头发,湿着头睡觉可是会得偏头痛的,所以弄干,陈瑾从后面拿出一块干帕子,帮王云风缓缓的擦拭着头发,动作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干了,擦了几次过后,陈瑾用手摸了摸觉得差不多了,就从旁边柜子上的盒子里掏出一把精致的玉梳,通体莹白,梳子背上有碧绿色的线条缠绕,远看就像是藤蔓,整体光滑,触手生温,一看就是好东西,
陈瑾帮王云风梳好头发,把梳子放到他眼前说道“蓝田暖玉,触手升温,样式清雅,正好适合你,送给你的,喜欢吗?”王云风很开心,这不是陈瑾第一次送他东西了,但是每次他都很开心,觉得非常幸福。王云风摸了摸手里的梳子,侧头给了陈瑾一记轻吻,心说“不是喜欢,是爱。”陈瑾也回了一个轻吻,温馨的气氛围绕这两人,直到同时陷入沉睡。
在紫云城的时间也过的很快,转眼又要到了回岭南的时候了,陈瑾也没什么东西好收拾的,把皇帝的赏赐全部带上,再把自己的人带上,进宫跟皇帝太后辞行,陈瑾就在军队的护送下离开了,陈瑾看着皇帝的不舍和太后的眼泪吗,心说“三年后还会再见的”。
离开紫云城,车队也不着急往回赶,长路漫漫,一直赶路会错过很多美好的风景,就当做旅游,边玩边走,累了就停下休息,顺便记录下路上的地形地貌,那些地方有水,那些地方有山,哪些地方有温泉,那些地方有湖泊,好下次来玩。一行人走下来,本来快走二十多天的路程,他们足足走了两个多月才到,封地的事情都已经在正常运转,陈瑾和王云风只要知人善任,把握好大方向就好了。
再说近几年,报纸也有了一点点的成效,许多人都从中了解了岭南,移民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不少了,特别是没有田地的人大批量的涌进岭南,就为了得到几亩良田。
陈瑾也已经下令,山里面虽然不好开荒(怕得罪山神)但是种点果树是必须的,果子好吃还可以增加收入,指不定山神觉得你的果子种的好就降福给你了呢?后面当然是陈瑾乱说的,但是老百姓深信不疑啊。
兜兜转转回到怀风城王府时,已经是四月底五月初了,陈瑾觉得是时候开始培育无籽西瓜了,自家王妃爱吃,自家小宝贝也爱吃,自己就是个劳碌命啊。王妃就每天逗逗儿子,磕磕瓜子,看看报纸,顺便跟陈瑾聊一聊报纸上的一些八卦,生活的简直不思进取。
看到报纸陈瑾就不得不想起自己那个创办了近两年,还只是一个小报社程度的报纸事业,创业不简单啊,没有资金没有恒心你就不要搞什么创业了,其实报纸不畅销归根结底还是教育问题,人家看不懂你不好强迫人家买吧,所以要普及教育事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陈瑾向来是个想到就要做的性格,这边刚想好就马上拉着王云风进书房商议,王云风拿着一片西瓜有些莫名其妙“这急急忙忙的,又是发生什么大事了?”陈瑾把想法一说,王云风也觉得想法不错,可就是实行起来会比较困难,两人又是一合计,条条框框各种对策措施一一列举出来,还没商量完,已经是吃晚饭的时候了,用罢晚饭,两人洗洗就躺在了床上,没有电的时代,夜生活十分匮乏,不过这样也可以很好的避免一些人走上歪路。
陈瑾伸手搂着王云风的腰,另一只手握着王云风的手,慢慢的摩挲,斟酌的问道“云风,你觉得我要是命令所有的秀才和举人都必须开办学堂的话,你觉得民间会产生什么反应?”王云风靠在陈瑾肩上,思索良久才道“民间应该会有喜有忧了,喜的是当权者开始重视教育问题,自家孩子读书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忧的是读书的束脩怎么也不便宜,而偏远地区孩子上学也不安全,”王云风说完,陈瑾也陷入深思,这些问题他当然也知道,可是怎么解决就麻烦了,不是陈瑾说他下面的官员各个草包,而是这个问题要是让下面的人来想,给出的答案肯定是简单粗暴,比如官府强制命令孩童必须入学啊、秀才举人必须当先生啊、束脩必须是多少啊,等等等等。要是这样强制一弄,本来好心的为民办事,结果就好心办坏事,指不定老百姓背后怎么编排你。
第38章教育事业
首先还是钱的问题,陈瑾近几年也算是小有积蓄了,在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没有贪污腐败的情况下,那点积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要他一次性拿出来,陈瑾还是挺肉疼的,但是做生意嘛,没有投资就没有收获,陈瑾这次要放长线钓大鱼。陈瑾把府库的银钱基本搬空了,自己私库里的银钱也所剩无几,皇帝赏赐的东西能换钱的都换成银钱了,只剩下些不能换的,陈瑾为了教育事业可谓是呕心沥血、掏心掏肺呀,天天就在念叨钱、钱、钱,最后王云风都看不下去了,把自己几乎所有的嫁妆都给了陈瑾,能补一点是一点,
按理说这嫁妆神马的就是出嫁的人最后的底牌啊,现在王云风把手里的底牌都给了陈瑾,陈瑾是感动的一塌糊涂,王云风表示,整个王爷都是我的,那王爷的东西也都是我的东西,都已经拥有了那么多,还守着那点小财干嘛,资金在王爷的筹集下终于够在一个郡开办教育事业了,陈瑾把丰郡从知州到县令都叫过来,现在丰郡知州还是方子衡,现在这个时代的分封制度有点奇葩,一般藩王封地里的所有官员都只能先是王爷手底下的官,再是朝廷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