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 (3 / 3)

+A -A

        “你可不知道现在的行情!”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

        这事不用阿靓解释。旁人会自动帮助她的。和房价一样,对这件事情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家的不算贵。藏传佛教的古董就是这个价钱。”阿靓扶着一棵很粗的树干说。“我听说乡下还有这样的漏,那个抗议火葬场的村子快拆迁了,现在什么都卖。你们有兴趣咱们下乡淘宝去。如果找到老货,捡到漏。转手就可以挣四位数。如果是元青花可以挣几千万。”阿靓作了一个优美的手势。

        “人家自己不懂吗?”

        “那里的人头脑简单。国家白给他们投资都不要。他们还能要什么?假装对他们好,一说便糊涂。给点小钱便可以打发了。大的利益他们反倒看不见。想发财又不想干活,成天在那发牢骚。只要说是反政府,一挑唆便有人上勾。”

        “元青花、成化磁不敢想。随便来点什么清末民初的盘盘碗碗的就可以。铜佛也行。呵呵。”“那可说好了。这个星期天咱们就走。”大家反应热烈

        中国人喜欢做快速发财,一本万利的梦。民间资本为了圆这个梦要经常炒作。已经发生过的有炒粮食的,炒和田玉的,炒兰花的,炒田黄的,炒普洱茶的,炒鸡血石的,炒君子兰的,炒新茶的,炒冬捕大鱼的,炒巨型石斑鱼的,炒生姜的,炒大蒜的,炒藏獒的,炒绿豆的,炒紫檀的,炒黄花梨的,炒房子的,炒楼盘的,炒国画,炒油画的,炒宠物的,炒黄金蟒的,炒银龙鱼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国家富了,老百姓也得利了。你手头有点闲钱要是不去炒点什么你就不是个真正的中国人。

        “这么值钱会不会有假的?”毕竟有人没有失去理智。

        炒作的结果一个是把原本不值钱的东西炒成了天价,远远的偏离了它的真实价值;另一个结果是假货遍地,如今的古董市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假货。有时候假货比真货都贵,都真。

        “专家可以鉴定。有些东西,比如包浆,做不出假的。专家一眼可以看出来。这叫‘开门’,是为什么电视台上那么多鉴宝节目的一个原因。”阿靓解释说。

        “那咱们去看看?还有谁愿意去?就当是郊游了。”

        响应的人很多。

        “说好了。星期天早上九点。不许穿警服。小王负责借辆中巴。大家都去啊!不见不散。”

        男人向窗外望去,发现若男一个人家已经到了楼下。

        这个邻居家的男人正在利用3打印机制作一个假古董佛像。

        他参加了一个大型拍卖会的预展,游览了省博物馆。这之间他先用手表手机上的镜头将目标拍品的外部和内膛全部拍下来,多拍几张,好互相纠正失真、走形。然后用一个专门的软件编辑这些照片,做出打印程序,准备分层打印。他的3打印机是最新一代的,有自己的立体扫描,因此甚至可以在已有的物体上打涂层。

        拍卖会,博物馆本来不许拍照,但是手表手机,隐藏相机,针孔摄像头,摄影眼镜这类的东西根本防不住。

        男人会先用3打印打出铜胎;再用金条打出镀金;最后用高压聚乙烯打出包浆。他已经找人专门设计了一个软件,使得打印机可以分层打印。材料也非常讲究,因为中国古代没有紫铜,所以铜料中要按比例加入铅和锡;金条也不能太纯,最多两个九。因为当时的工艺达不到。因此那时的金色有些发红。一切准备停当后,一个非常逼真的仿制品便出世了。

        这时佛像的打印已经接近尾声。产品完美无缺。经过数日的努力这尊佛像很快就要完成了。当然这只是成功的一半,关键是要把产品高价卖出去,而且不能留有后遗症。不能刚卖出去没几天人家又找来退货。坚决不可以。

        所以很长时间以来。男人还秘密的作了另外一个工作,作了一个局。

        就像钓鱼要做窝一样,赝品的出售是有讲究的。这个局一定要坐透才会有大鱼上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