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1 / 4)

+A -A

        直到衣裳褪尽,惫懒地浸在温水里,周池羽方缓了神色,双眼微阖,缭绕水汽熏的脸颊粉嫩,泛着诱人的珠光,腮凝新荔,鼻腻鹅脂,瑰姿丽态,说不出的风姿迷人,在一旁服侍的夏菱看愣了,自家主子的姿容随着年纪渐长,愈发出落着惊心的清绝绰约。

        “今夜皇上在哪里歇下的?”,周池羽柔声问道,夏菱回过神来,禀道,“皇上在皇后娘娘那用完膳后,摆驾永凝宫,歇下了”,

        周池羽嘴角微翘,露出抹了然的笑意,一粒水珠调皮的从她的鼻尖,滑落到粉嫩翘着的上唇,掉进了唇齿间,夏菱脸皮发烧的移开视线,低眉敛目,顿了顿,说道,“听说,还赐了贵妃娘娘一支金步摇”,

        “今日父皇驳了薛贵妃的面儿,自会补偿她,忌惮几分薛氏在朝中的势力”,周池羽的手指,随意的拨弄着水面的花瓣,捻到指间,轻笑着。

        夏菱微愣地看着在雾气缭绕间的公主,粉靥薄晕,娇俏可人,若在寻常人家,这般年纪,应是不解世事,天真烂漫,可公主的脸上尚带着未完全褪却的稚气,眼眸却清冷彻骨,就似承受着雪虐风号而过早绽放的寒梅,愈发凛然而清冽。

        夏菱不由想起公主曾教过一句她咏梅的诗,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让心生寒的宫里,究竟要维系着怎样的目光清明?

        这年,苏家出了两件大事,一是苏家婉拒了薛家的提亲,据说是苏家小姐苏沐雪竭力推拒的,十六芳龄的苏沐雪,迄今仍没订亲。

        通常来说,周朝女子十二岁便要订亲,在闺中留两年,以示家人的不舍,在家尽孝,十四出嫁,大户人家有时舍不得嫁女,便一留再留,留到十六再嫁,亦是有的事。

        苏家长辈和苏暮寒夫妇,对苏沐雪宠爱有加,留到十六再嫁无可厚非,但是十六尚未订亲,的确是晚了些,但踏破门槛的求亲者,依旧络绎不绝。

        户部薛家的嫡子,在庙会时,偶遇苏沐雪,一见倾心,自此非君不娶,户部尚书薛贵和亲自到苏家上门提亲,论两家在朝中的权势,可谓是门当户对,可苏沐雪心有决意,苏之年心疼孙女,只好推了,闹的两家有了龃龉。

        第二件大事,同样是那苏家小姐苏沐雪,芳龄十六待字闺中不说,更是在金科殿试里,成为继肖蔺后,三元及第的女状元,由皇帝钦点授官,官拜翰林院,这可是继肖蔺后,第二位允入翰林院的女官。

        虽只为翰林院编修,但是要知朝中参政,六部主事者十有六七均出自翰林院,而这些年的女子兴科,朝中女官者,数目寥寥,大多数图的不过是几年风光,便迫于年纪,仓促辞官嫁人,真正入主六部,插手朝事的,除了肖蔺,再无二人。

        而此次苏沐雪再拜翰林院,据说是皇帝最为宠爱的昭宁公主,曾对皇上道,当初圣意办女学,开女子科举,但朝中女官未有担大任者,实与当初之期不符,因是皇帝特开敕额,允女子进士第一人入翰林院。

        朝儿,朝儿,跟在太监身后的苏沐雪,着绯色官服、皂靴,嘴角微翘,眼眸如水。

        诸院堂殿琉璃瓦顶耀目生辉,朱栏彩槛,宫砖似乎连绵无尽,“苏大人,此处便是翰林院了”,引路的太监躬身恭敬答道,

        “有劳公公了”,苏沐雪颔首,袖里取了钱袋,递给他,太监推却番,仍是笑着纳下了,苏沐雪抬步往里走去。

        里面听明几亮,举袖不沾尘,空气里有淡淡的书香气息,混着年月的朽味,如前朝在岁月流逝中化作尘埃的历史。

        因着苏沐雪背后的苏丞相,翰林院的人虽自诩学问纯粹,对女官不以为然,但待苏沐雪倒是有礼有节,领她结识同袍编修,还有翰林院的学士们。

        苏沐雪落坐在书案后面,身前案上堆着数尺高的卷簿,书是前朝旧志,有些破败,书脊线脚都散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宫殇红颜 分卷阅读5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