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1 / 3)

+A -A

        气温很低,估计有零下十几度,他收起降落伞来折好了抗在肩上,一旦晚上还没处落脚,他就得用降落伞给自己保温了。

        找好制高点,他朝那个方向飞快地走过去。

        山路不怎么陡,加上过去人工造林时留下了车道,走起来并不困难。

        半小时过去,夜色就要降临了,气温迅速下降,跳伞前他已经穿上了飞机上预备好的防寒服,此刻还是冻得发抖。

        眼前横着一道山坡,他活动了一下四肢,打算往上爬。

        “喂——”喊声从空中传来。

        邵古峰抬头望去,半山腰上有个男人,穿着厚重的棉大衣,戴着棉帽,正沿着迂回小路向他走来。

        邵古峰心中一喜——这附近是有人的!他朝对方挥着手喊:“我在这!”

        没多久,那个男人走近了,面孔很年轻,甚至有些青涩的书生气。

        邵古峰朝他敬了个军礼:“您好,我是一名空军士兵,执行任务时飞机发生了故障,跳伞降落到这。请问您是?”

        对方点点头答道:“我叫孟见,我是林场望火楼的瞭望员,刚才我瞭望火情的时候看到你的降落伞,就找过来了。”

        邵古峰立刻问:“您看到其他降落伞了吗?”

        孟见摇头:“没有,我只看到一个。”

        “您真的只看到我一个伞?”他不甘心地追问。

        “真的,”孟见确定地回答他,“我当时用望远镜看的,只看到你一个。我出来之后就把望远镜给我弟弟了……我们每隔十五分钟瞭一次,不然回去问问我弟弟?他可能看到后面的了。”

        邵古峰跟着他走上山坡,回头望着身后的林海。暮色四合,天寒地冻,贺明,还有那四个机组人员,只能明天再去找了。

        ====================

        第二章通话

        邵古峰跟着孟见往山上去。

        上面就是整个边姜山林场的制高点了,海拔将近1900,夜幕降临,北风猛烈起来,山坳里的积雪被风卷起,打在他们的脸上。这段上山路两人爬了足足一个小时。

        孟见话不多,邵古峰就主动问他望火楼的情况。

        孟见说,望火楼有50多年了,他父母在上面守了半辈子,现在年纪大退休了,就换他们兄弟来接班。

        邵古峰需要尽快跟特勤处通信,就问楼里有没有电话。

        孟见停下脚步喘了口气,说:“有,有个卫星电话,我们15分钟瞭望一次火情,每次都得打电话给林场汇报。”

        这话让邵古峰一愣,他本以为孟见和他弟弟只是护林员,没想到他们主要的工作还是防火。如今森林火情都靠卫星监测了,人工监测效率低,范围有限,也有可能出错。

        林场没有裁撤他们,可能是为了万无一失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