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2 / 3)

+A -A

        这时普遍的照明材料还是动物脂肪,那个时候也不叫脂肪,叫“膏”。

        由于纯度不高,烧起来往往有臭味,所以有条件的人家会给灯膏里加香料,这就是楚辞里说的“兰膏明烛”。

        膏盛在一种陶制的器皿“登”中,需要掏出打火石“燧”,敲出火星把它点燃。

        影视剧里的那些油灯,都是改良过了的,真正的“登”,李季阳只见过陪葬品里有不少,这明器还是头一次见到。

        点燃之后,李季阳就闻到了一股羊油味儿!

        我勒个去!

        看看角落里那个壶,里面盛着水……不,大家千万别多想,那不是夜壶,而是当时的计时工具,叫“漏壶”或“漏刻”,是利用滴水来计时的仪器,都是家境不错的人家才有的。

        李家明显家境非常好,普通人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没有计时工具,不知道时辰。

        同样因为没有多余的膏脂来做照明,所以也不点“登”。

        它外形大体是个壶,里面插入一根有刻度的标杆,标杆下面用一块小木片托着。人们将壶内灌满水,像花盆那样在壶的底部开个口,使水一滴滴流走;或是让它一滴滴地接水,直到整个壶都盛满。插在壶里的标杆会随着水位的升降上下浮动,不同位置的刻度就可以标示不同的时间。

        这个计时工具并不精准,但是在古时候已经很有用处为了。

        秦朝已有十二时辰,名字都很好听,李季阳自己盘算了一番,得出以下结论:

        鸡鸣丑01∶00—02∶59

        平旦寅03∶00—04∶59

        日出卯05∶00—06∶59

        食时辰07∶00—08∶59

        莫(暮)食巳09∶00—10∶59

        日中午11∶00—12∶59

        日失(昳)未13∶00—14∶59

        下市申15∶00—16∶59

        舂日酉17∶00—18∶59

        牛羊入戌19∶00—20∶59

        黄昏亥21∶00—22∶59

        人定子23∶00—00∶59

        作者闲话:

        022想象了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秦朝的美好生活 分卷阅读14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