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哎,我这就去!”刘文喜小跑着去了厨房。
倒是石宏大给老村长倒了一杯热茶:“您老就喝茶好了。”
“还是你小子知道我!”老村长喜滋滋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茶味道好,就是喝不出是什么茶。”
吧嗒吧嗒嘴:“还有股子香味儿!”
“这是乌龙茶,半发酵的,不是红茶更不是绿茶,这叫铁观音。”小于举人笑呵呵的跟老村长解释。
这个时候刘文喜就到了,身后跟着黄大厨。
来了七个官差,黄大厨给端了七大碗汤,幸好他们家人口多,一熬汤他就习惯熬一大锅,不差那两瓢水。
野鸡也是入冬之后在林子边上套的,回来拔毛去了内脏后,浇上水冻在外头,四五十个呢,隔三差五的就放两只熬汤。
一熬就是一大锅,炖的时间特别久,骨酥肉化,放上点咸蘑菇,连盐巴都不用加。
这些人一大早就开始赶路,半路上又下起了大雪,早就冷透了,进来后没急着脱衣服,先缓了缓,然后才脱帽子解围脖退手套。
然后热汤和热饽饽就送来了。
“大家别客气,先吃点热乎的暖了身子再说不迟。”人家冻的脸都青了,小于举人也没那么猴急,非要人先说事儿再歇着。
外头巴家父子已经卸了车子,东西不动弹可以,但是马儿先给牵到了马棚里。
于家的马棚牛棚等大牲口和家禽的屋子,都是通着火墙的,巴家一烧炕,火墙经过屋子,就会走牲口棚子和家畜架,哪怕是不太热乎,只要一点热乎气,让这些大牲口和家禽们能得到点温暖就够了。
还时不时的换一下地上铺的沙子,保证里头的卫生。
“那就先谢谢您了!”魏无双一挥手,这六个汉子立刻捧起汤碗喝了起来,热乎乎的野鸡蘑菇汤下了肚子,从肚子里热到了四肢百骸。
黄大厨适时的送上四大盘子的干粮!
一大盘苞米饽饽,是早就做好了的,只是在锅里保持温度来着;一大盘豆面卷子,这个是凉着吃的,不在乎温度;还有一盘子早上给孩子们做来磨牙用的小麻花,没放蜂蜜,因为孩子们这几年就要换牙了,不敢给多吃糖,生怕生龋齿;再有一个就是刚才黄厨娘就着热油锅给炸了一大盘子的蝴蝶面。
本来是准备明天做来给孩子们吃的,蝴蝶面是早就做好了的,只要下锅炸熟就可以。
这四道点心,可谓是贴心的很,还有热汤,里头特意放了辣椒油,喝完之后全身都暖暖的!
小于举人就跟老村长喝茶,等着他们吃饱喝足,这么冷的天气,进屋不吃点什么热乎过来,都说不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