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江湖能被朱剑秋称为顾先生的,除了顾生玉又有何人?
不远千里赶到的顾生玉微微一笑,没有解释说自己找过李隆基之后又往雁门去了一趟。
两方距离能跑死十数匹快马,来回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赶路,但他硬是将这段路程压缩成十天。如今能到,已经是远超人力所为,要不是功体护身,他早已风尘仆仆,形貌骇人。
对上歌舒老将军探究的视线,顾生玉自袖中掏出一面金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按照你们想的做吧。”
说完,免罪金牌扔出落到哥舒翰手中。
顾生玉就这样以一位神秘来客的身份,登上安史之乱的舞台。
而他的到来也意味着历史最大的变数。
☆、第137章
从雁门关外返回,长孙忘情的答复正和时势。
望着雁门关外落日余晖,顾生玉莫名回想起前几次来到此地的经历。
苏梦枕,向雨田……前后两者都带给他极为深刻的印象。
前后数百年,雁门外的风景未变,风声仍在呜咽好似前人的悼念。
顾生玉听着,复杂情绪一闪即逝,“也该去见他了。”言罢,旋身离开,所行的目的地正是唐玄宗所在。
日前狼牙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冲破洛阳府都,护卫李隆基的一行人狼狈逃至马嵬驿。军队哗变,逼得唐玄宗不得不杀贵妃,明国志。
当天晚上,被气晕过去的圣人在无人之时睁开双眼,传承自皇族的好相貌即使年纪不小又纵情声色也还是英俊威严显露在外,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不寻常的人物。
哪怕李隆基在外名声狼藉,但大唐到底治世百年,功大于过,所以大多数人还都是很信任李唐皇室的,即使斥责也多是责怪杨玉环媚上惑主,倒是无人真敢评价当朝君上的错误,虽然狼牙军能发展到如此形势和他的纵容密不可分。
白日装作比大胆臣下气晕,后又白白损失一位精明部下,李隆基的心情说实话不怎么好。
身为当朝君主他当然知道怎样做才是这时最好的决定,可是,这不代表他不会对胆敢逼迫自己下决定的人心生暗怒。
安禄山造反本在计划之内,可杨玉环不该死在这里,正确说死的太早了。
在唐玄宗的想法中,杨玉环该在天下安定之后,自己以幡然悔悟的明君身份处死,而不该是被“逼”赐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