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 (1 / 2)

+A -A

        里百姓消去了心头大患。

        随后卫苏连年征战,接连破去数十个贼寇山寨,令大晋百姓少受流寇山贼侵扰,威名远播,而后以一介寒门之身扶摇直上,跻身朝堂之中。

        故而他讶然道:“令堂是寻阳郡人士?”

        谢瑢却道:“我娘是河下村白氏族学里,一位教书先生的独女。”

        陆升心头突然一跳,忆起卫苏同他提过的话来:“谢瑢何时亲口同你说了,便是何时将你引为至交。”

        谢瑢转头看他神色激动,面色不变,却温柔笑道:“抱阳,陪我饮杯酒可好?”

        此时此刻,陆升自然不能说不好,便随谢瑢出了古观,往桃林深处行去,沿着溪流转弯处,一片平缓草地上,不知何人修了间悬空的竹屋,以药物浸泡青竹,便能维持竹屋青翠之色,数年不变,十分风雅。

        若霜若雨正在竹屋外,守着红泥小火炉温酒。

        二人拾阶而上,进了竹屋,坐在榻上,谢瑢一路至今,便同陆升细细说起了自己的身世。

        此事却要追溯到二十九年前一桩谋逆篡位的大案。

        朝堂波谲云诡,纷繁复杂,不必赘述,只是牵连到了彼时仍是渭南侯世子的谢瑢之父,谢宜。

        谢宜早同王家小姐定下婚约,成亲之前,奉父命前往荆州处置家中事,途经寻阳郡时遭歹人伏击,九死一生逃出来,被河下村的白先生所救。只是他却因头部受了重击,将前尘尽忘,又逃得匆忙,全身上下连一件信物也不曾留下。

        白先生见他生得器宇不凡,想来并非寻常百姓,好心将他收留在家中,只等着其亲眷前来寻人,这一等,竟等了三年也没有动静。

        却是因彼时渭南侯卷入朝廷纷争,各房又对这世袭罔替的侯爵之位虎视眈眈,他竟无力顾及嫡长子失踪一事。

        谢宜前事忘尽,在河下村蹉跎三年,以授课为生,他倒也豁达,便下了在村中终老的决心。而后竟同白先生的独女白熙珍渐生情愫,二人暗通款曲,遂向白先生求亲。

        白先生固然担忧爱女,同这身份不清不楚的公子成亲,只怕隐患颇多,然而这二人彼此爱重,深情厚谊,非彼此不娶不嫁,白先生无法,只得允了。

        谢宜同白氏成亲之后,过得恩爱情深,一年后白先生病逝,彼时白氏已有身孕,八个月后谢瑢出生。

        然而好景不长,谢瑢六个月时,渭南侯的亲信终于寻到了河下村来。

        若是就此一家三口返回侯府,倒也是佳话一桩。然而同谢宜定亲的那位王小姐王姝,却是个极有主见的女子,自六年前谢宜生死不明时,王姝父母便有意为爱女退亲,王姝却道她此生非谢宜不嫁,如今谢宜下落不明,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是谢宜死了,她便拆了钗环,终生为谢宜守节。

        王姝父母见她坚决若此,也无可奈何,只得任由她去。只是彼时京城众人提起来,却每每叹息得多、夸赞得少。大晋民风开明,并不崇尚女子节烈,王姝也是因年幼时就对谢宜情根深种,方才立誓,生生世世要做谢宜的妻子。她爱深情重,固然是一桩美闻,却白白耗费了六年昭华,好在谢宜竟安然无恙返回京城,于王姝而言,却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幸事。

        谢宜同妻儿一道被接回渭南侯府,老侯爷延请名医为他诊治,他终究也渐渐忆起了年轻时的旧事,更忆起了同他青梅竹马、海誓山盟的未婚妻来。

        然而如此一来,白氏的身份却愈发微妙了。

        谢宜对王姝、对白氏皆是真心实意,更何况男子娶妻纳妾,本属寻常,自然愿意将二人一道留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百鬼升天录 分卷阅读65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