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5 (1 / 2)

+A -A

        并不知道,他那时和张珙的距离,其实只有一道院墙,他的曲子,被他想被听到的人一曲不落地收入脑海。

        刘禹锡柳宗元后来得知李诵的真实身份时,着实惊讶了一把,不停搜寻着往日相处时不周到的地方。

        李诵洒然一笑:“退之子厚都还是孤荣春软的年岁,看开点就好了。”

        他们的相交至此结束,但不影响两个年轻人暗自立志去追随这个他们景仰的太子殿下。

        贞元六年,李适立年仅十一的太子长子李淳为广陵郡王,张珙为李纯取字风平。

        次子李涣封建康郡。

        三子李纬封杨川郡。

        四子李纵封临淮郡。

        五子李纾封弘农郡,授秘书监。

        六子李绸封汉东郡。

        七子李综封晋陵郡,授少府监。

        八子李约封高平郡,授国子祭酒。

        九子李结封云安郡。

        十子李缃封宣城郡。

        十一子李絿封德阳郡,授太常卿。

        十二子李绮封河东郡。

        贞元七年,刘禹锡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

        刘禹锡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登吏部取士科,为太子校书,后丁忧在家,复朝后于淮南节度杜佑幕府中任书记,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柳宗元出生京城,父柳镇,十二岁与父同游,曾写道:追欢相续,或秋月衔觞,或春日驰毂,又龙骧麟振,踏于大唐风云之上。

        这样的传奇,一直没有停止过。

        毕竟是亲生父子,随着时日推移,李适和李诵关系也稍微缓和了一点。

        李适曾对李诵说:“驯养野兽,或许可以从小便开始用习惯束缚,但人这种东西,他总有一天会不甘心,永远臣服在别人脚下。”

        李诵垂首敛目,恭敬地道多谢父皇教诲,但谁知道这样迟的一次交流会有什么效果。

        贞元八年,裴延龄回朝,原本是宰相张廷赏恶其行为轻率出为昭应令这次回来仍不加收敛,以户部侍郎判度支,以苛刻剥下附上为功,张珙为弹压他很是吃力,也是这样,他才发现这个裴延龄长着一张和当年土匪头子一模一样的脸,明明已经知天命的年纪,这样的长相让他连谄媚的动作都做得赏心悦目,真是犯规。

        时值陆贽秉政,反对他掌管财赋,李适对裴延龄信用不疑,反斥逐陆贽,甚至认为延龄敢言无隐,可借以了解外情。贞元十二年去世,中外相贺,独李适嗟惜不止。

        陆贽阳城张珙一干臣子的上书石沉大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清风平 分卷阅读85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