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1 / 3)

+A -A

        高兴。

        熬过了冬日,新的一年便在眼前,冬小麦战战兢兢挺立一冬,正是要饱满勃发之时。

        然而这一年的五月不知为何炎热如肆,小麦青嫩嫩的麦粒敌不过酷热,纷纷坠下了头去。

        靠农田吃饭的百姓们不得不日夜担水浇灌,却还是抵挡不住炽热的温度,那些农民们赖以为生的麦子,迅速干枯了下去。

        也不过是几天功夫,整个北二郡便人心惶惶起来。

        大褚延续两百余年,到了荣景瑄皇祖父文帝时,农税已经降到最低,除去税银很低的算赋与口赋,农税只有二十税一。

        也就是说,一亩地里产出的二十分之一才要上缴国库。

        当然,这个也有最低限额,按年景不同,倍数于算赋和口赋。

        永延帝虽然不是个好皇帝,但是对于他父皇亲自定下的税赋从未更改,也大抵因为国库有多少银子,他自己并不是很关心。

        不管因为何,至少在他在位的前十几年里,大褚百姓还算安居乐业。

        可是现在,遇到了这样的灾年,头上的天又变了,百姓们说不害怕是假的。

        内陆的百姓担忧冬小麦的收成,而靠海边的丰城则又恐慌于天气寒冷,葡萄无法开花打籽。

        跟北方山区炎热难耐相反,临海的州县依旧寒冷如冬,潮湿冰冷的海风一阵阵飞旋而过,带来刺骨的寒。

        在小满这一夜,丰城再度飘了雪。

        百姓们担忧家中的葡萄藤,也担心明天赶海危险,许多人家都一夜未睡,睁眼到天亮。

        就在日光熹微之时,三个风尘仆仆的身影来到定安县状元街顾家大门口。

        因已经过了七七热孝,所以顾家已经撤下白帆,只在大门下挂了两个白灯笼,以示还未出孝。

        那三个人都是男人,身上都披着厚厚的披风,把脸孔和身形遮得严严实实。

        站在前面的那个异常高大,似将近八尺有余,就单单站在那里,也好似山峰一般。

        后面的两个虽也不矮,但跟在他的身后,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那高大汉子四处张望片刻,伸手敲响了顾府的大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复国[重生] 分卷阅读38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