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包袱皮的,是块宝蓝色的绸布。
四角都绣着粉红色的牡丹花,边上点缀着翠绿色的叶片。
颇像女孩子们出嫁时,娘家给准备的包裹皮。
绣工精巧,针脚细密,连叶片的脉络都很清晰鲜明,配色也光鲜亮丽,煞是惹人喜爱。
骆柯看着看着,眼睛又有点发酸。
奶奶一直保留着老一辈人的生活习惯。
这包袱皮上的牡丹花,就是她老人家一针一线,亲手绣上去的。
不给包裹打结,也是老一辈人的习惯。
以前没有别针,只是紧紧缠缚着。
现在有了别针,当然就用几个大号的别针,别得严严实实的。
奶奶虽然自己说她来自归墟,但是大概因为在陆地上生活得太久了,耳濡目染了许多陆地人的习惯。
骆柯心里,不知不觉又涌起了些微感慨。
他摘下别针,打开包袱,里面是一排足有拇指粗细的白色蜡烛。
这些蜡烛,跟商店里卖的白蜡烛相比,颜色明显灰暗了些。
因为,它们是掺了犀角粉,重新熬制的。
《晋书·温峤传》有云:“温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
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清朝的严绳孙,有一首名叫《烟雨渡江》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欲然犀照幽渚,梦魂犹自怯潺湲。”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就有犀角照灵、勾魂摄魄的说法。
慢悠悠踱到床边,骆柯估量了下位置。
然后他拿出五根蜡烛,分别安插在床边。
一根在头顶的部位,另外四根分别在对着双手手掌和双脚脚心的部位。
再从背囊里找出一条串着几个铜铃铛的红线,系在蜡烛根部,将五根蜡烛连在一起,围成一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