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阿望!”沈玉秀从善如流,笑着改了口。“你打算一直给别人做帐房吗?”她接着问道。
“没办法,我没啥特长,只能给别人做账房喽!”陈家望也很无奈,她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又无一技之长,只能混口饭吃。
“那不如给我当账房吧,我给你双倍的工钱。”沈玉秀见她回答在自己意料中,回道。
“你要开客栈?”陈家望吃惊的看向她。
“是酒楼,我打算在县里盘一座酒楼。”沈玉秀想从酒楼开始将自己的生意做大。
“行,等你酒楼开张了,我就去!”陈家望心想这是妥妥的古代女强人呀,又感慨自己这下真成了“小白脸”了。
说干就干,三朝回门后,沈玉秀就到集市上考量,恰逢东街一家老酒楼要转手。她思量一番觉得这地段不错,阡陌交通、车水马龙,并且价钱公道,只需重新装修,连做事的人都不用再找,便爽快地应了下来。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房契,这酒楼已改姓了沈。
听闻沈玉秀要装修酒楼,陈家望也给了一些建议,把现代酒楼的样子一股脑儿的描述给她听。这样的风格,在现代是烂大街,但在古代却是头一回。沈玉秀听了也啧啧称奇,从中吸取了许多想法,融入装修中。两人约好装修好后,一起去看。
“玉秀,你打算给酒楼取什么名啊?”看着焕然一新的酒楼,陈家望问身边的人。
“嗯!就叫‘须尽欢’吧!”沈玉秀低头思索了一会,答道。
“好名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陈家望赞道。
说话间,两人走进酒楼。酒楼分为两层,一楼是大厅,二楼是包厢,墙上挂着文人墨客的书画,头顶上是岁寒三友——松、竹、梅的浮雕,随处可见用作装饰的小盆栽,整个酒楼宽敞明亮、纤尘不染,令人眼前一亮。
“咱们还可以弄一个会员制,过年、过节的时候再来个减价大酬宾!”陈家望打量完酒楼,又琢磨起赚钱的法子。
“‘减价大酬宾’我明白,但何为‘会员制’?”沈玉秀听见陌生的词,心中升起疑问,不禁看向陈家望问道。
被那双满含疑惑,似有秋水搅动的眸子盯着,陈家望心里有些发痒,只想伸手去挠一挠。咽下一口口水,磕磕巴巴的解释一番,她总算让沈玉秀明白“会员制”的含义了。
沈玉秀稍加思索便知晓“会员制”的价值所在,当即同意用在酒楼中,两人一商量,决定用木牌制作会员卡,对外发行,而此事就交给了陈家望去做。
看着陈家望为了酒楼忙来忙去的样子,沈玉秀心中似有微风拂过荡起一片涟漪,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对这人越发浓厚的兴趣。
~~~~~~~~~~~~~~~~~~~~~~~~~~~~~~~~~~~~~~~~~~~~~~~~~~~~~~~~~~~~~~~~~~~~~~~~~~~~~~~
鞭炮声声,沈玉秀拉下牌匾上的红布,“须尽欢”酒楼就正式开张了。
第一天,酒楼一律半价,别具一格的风格和便宜的价钱吸引来了许多客人。对第一批客人,陈家望都免费发放了会员卡,以后的客人只有花费到一定数额的银子,才能获得会员卡。
“这酒楼真别致!”一个身着白色儒服、头戴方巾的书生进来落座。“真是处处合我心意!”他微一抬头,又瞧见了顶上的浮雕,更是赞不绝口。
“这菜分量足,味道好,价钱也公道!”穿着粗布的工人,吃着饭菜,不禁夸道。
“冲着老板娘人美,我也要常来这‘须尽欢’!哈哈!”二楼包厢内的一个公子哥儿见沈玉秀貌美,冲着朋友调笑道。
来往人群络绎不绝,陈家望记账都的记有些手软。直至夜幕低垂,月上柳梢,客人才渐渐离去。
锁好店门,两人一起回了离酒楼不远的宅子。这是一处三进三出的宅子,房子坐北朝南,分内外院,内院主屋自己居住,外院厢房用来做下人房住或堆放货物。
在物色酒楼之时,沈玉秀也物色了附近的宅子。自定下“须尽欢”后,两人就搬来此处,一是方便打理酒楼,二是住在陈家,沈玉秀行事多有顾忌,不能放开手脚。
一进门,陈家望就瘫坐在椅子上,喘着长气,活像一只重病的老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