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148 (2 / 3)

+A -A

        他跟张东远是不一样的。张东远是将这些东西当做政治资本来运作,他知道这些东西好,但是更具体的事便不会再去想,反正只要自己能拿出这些东西,在皇帝面前的地位便越发巩固,话语权也会更重。

        但平安想的却是这些东西对大楚长远的影响。

        圣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吃饱了饭,才会有平安所谓“天下人都能读书”,开启民智,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否则的话,一切就都是空谈。

        不过既然平安暴露了,张东远觉得趁机将事情报备一番,也是好事。虽说达不到一鸣惊人的效果,但是事事都向皇帝汇报,却可以达成另外一种效果,让皇帝觉得自己可靠。

        所以他据实相告,“回陛下的话,事情是这样的……”

        这件事说来话长。张东远从很久之前开始说起,“陛下记得老奴几年前献上的能抗旱的种子吧?这也是多亏了平安的提醒,才能弄出来。如今我那里还在挑选高产的种子,只是暂时进展不大。不过这一次,是因为老奴从番人那里弄到了许多种子,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因此让平安去看看。据说其中有高产作物,若是能在我大楚种植,便是造福亿兆黎民的好事。”

        “抗旱的种子朕记得。你怎么想着去搜罗番人的种子?”皇帝问。

        张东远道,“老奴只是想着,世界之大,即便是我大楚境内,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小麦,作物尚且不同,何况是番邦之地?或许那些地方便有其他的作物,况且老奴听说番邦乃是苦寒之地,若是能在那里生长的作物,想必在我大楚也能生长,说不定还能提高产量。”

        “有理。”皇帝点头,“既如此,那朕也跟着你们去看看那些新奇的种子吧。”

        “这……是。”张东远只好点头应下。

        于是也不必等明日了,皇帝将奏折一放,便命人去做准备,他要出宫。

        等到平安从傻笑之中反应过来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张东远的庄子在京郊。这是上次他种出了抗旱的作物时,皇帝赏赐的,因为原本是皇庄,所以距离京城很近,出城之后走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

        因为皇帝是微服私访,所以銮驾从省。即便如此,也是浩浩荡荡好几十人,出城时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

        等到了庄子上,张东远即命人将种子取出来,交给平安查看。

        一共是五个袋子,就是五种作物了。平安有些激动的打开其中一个,捧出了略带白色的玉米粒,颗颗晶莹,看上去像是什么装饰品。在这异时空中见到熟悉的东西,平安差点儿喜极而泣。

        “这也是种子?”皇帝十分好奇的问。

        平安点头道,“回避下,是。”

        因为还没有种植过,他也不好多说。否则自己十岁就进宫,从哪里知道那么多东西?他弄出来的炸弹和水泥都可以说是就地取材,说不定阴差阳错就弄出来了。毕竟这时候大楚已经制窑烧砖,他不过是改良了一下配方和烧制方法而已。

        可是这番邦来的作物,他就不应该认识了。

        平安依次检查了其他的袋子,看到了西红柿种子,辣椒种子,还有一种豆类的种子,一种应该是蔬菜种子,但平安光是看的话,可分不出来到底是哪一种。

        皇帝一开始还饶有兴致的看了看,但后面的几样,看上去都不如玉米这么有趣,不免大失所望,“单是这么看,恐怕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是,所以老奴正命人平整土地,这几日就将之种下去,想来等到秋天,就能见到实物了。”张东远道。

        平安笑了一声,“张总管有所不知,”他指了指玉米,“除了这种不知是什么东西之外,其他似乎都是蔬菜瓜果类,最多三月便能成熟了,不必等到秋日。”

        “如此说来,夏天便能见分晓了?”皇帝闻言十分满意。为此还破天荒的将负责管理这里的庄头叫了过来,勉力几句。

        不过这人也是太监,并不是单纯的农民,所以见到皇帝也不算失态,倒是让皇帝龙颜大悦,更加赞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148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