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能将其中内容整理出来,进行编纂,到时候自然顺势就能分出学科。等到知识体系架构越来越完成,教育部那边自然应运而生相应的教学和考试,潜移默化之间,便将大楚的教育事业发展起来了。
最妙的是傅彦跟冯璋是好友,彼此沟通和合作都会非常顺畅。
所以虽然只是平安在早餐桌上才想到的办法,但是他自己却是非常满意的。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做下去,一定能够成功。
傅彦看向冯璋,“你答应了?”
冯璋无奈,“平安以亿万黎民百姓来压我,我又怎能推辞?况且我辈读书人,教书育人,传扬思想,本是分所应当之事。平安既然提供了这个办法,岂能因一人之事而瞻前顾后?”
“既然如此,看来我不答应也不行了。”傅彦道。
平安立刻站起身,朝着两人鞠躬,“我替将来的天下读书人,多谢两位先生!”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子亢奋。
平安忽然有点儿明白当年科举考试这种选才方式出现之后,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非常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的那种心情了。
因为现在,虽然将来的教育事业连个开头都没有,只是让两位隐士高人答应了出山帮助自己,但平安却已经隐隐有了一点这种感觉:将来天下有才华的人,会全部经由这种方式筛选出来,为朝廷效力!
能够亲自做成这样的一件事,对平安来说,的确是十分值得高兴的。
既然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平安就不打算留下来了。他对两人道,“如此,我就先回宫了。等从陛下那里要到了圣旨,再来请两位先生!”
然后平安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开了傅彦的住处。
因为太过激动,出门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注意到门口有人,对方似乎也在走神,没看到有人出来,于是平安就这么直愣愣的撞了上去,差点儿摔倒在地。
他抬起头来,却发现站在门口的人是个道士。看上去人到中年,但身上的风仪却十分令人心折,一看就是“有道高人”的样子。
平安想起之前子明说天机观有人过来送东西,又说那人要见傅彦。莫非便是此人?看他的年纪……难不成就是那个秦浩然?
这么想着,平安更加认真的打量了一下他的长相,然后不得不承认,当年傅彦输给他,是有理由的。毕竟这样美姿容,有风仪的美男子,被他喜欢的女子,恐怕很难不动心吧?
“这位道长,失礼了。”平安回过神来,连忙道歉。
对方朝他微微一笑,并不在意的样子,“小友从这里出来,请问可是去拜访傅先生?”
大概是因为知道了那个故事,平安忍不住点点头。然后又看了秦浩然一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