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169 (1 / 3)

+A -A

        马车的速度很快,两人说话之间,已经来到了城墙之下。

        平安跳下马车,仰头看了一会儿城头上挂着的“洛州”两个大字,转头问田英,“田兄,没人过来接咱们?”

        田英也跟着下了车,苦笑道,“这城里的爷们,哪能将咱们这样的身份看在眼里?”田英在宫中的年月久,听说从前过来祭祖的那些宗室,这边都未必会出城迎接。何况是他?

        “不是说他们写了不知多少奏折,催着要让咱们先过来?”平安笑了一声,“这态度倒不像。”

        田英闻言,面上添了两分忧色,微微摇了摇头。

        这些祖宗们哪里真的是想要催他赶紧过来修路建图书馆?分明是觊觎水泥厂的丰厚利润,想要在里头分一杯羹呢!这么三催四请的要把人弄到这边来,可没安什么好心思!

        不过,已经装进了自己口袋里的好处,要田英就这么吐出去?他却也是不甘心的。况且想着自己身后还有陛下撑腰,毕竟他现在是在提陛下的钱袋子赚钱,再加上又有平安在一旁出谋划策,所以田英反复思量,这才下定决心亲自过来。

        若是能保住自己手里的东西,又为陛下除去一块心病,岂不是大大的功劳?

        平安何尝不知道田英的心思?不过他的忙也不是那么好帮的。当初将水泥厂交给田英,就是因为他能够保得住。如果事事都要他去帮忙,他怎么可能忙得过来?

        况且田英分明是要让他帮忙,但是这一路走来,却对此只字不提,平安又不是傻子,更不愿意做别人的枪。田英要借他的手,他何尝不是打算考验一下田英这个盟友?

        他现在已经不是圣眷隆厚的随堂太监,御前近侍,当然要做跟自己身份相合的事情。

        想来是看他们还有些用处,所以进了城之后到也有人前来迎接,“这位就是田太监吧?真是久仰。在下是齐王府长史崔玉君。田太监难得到我们这小地方来,有失远迎,还望恕罪!”说着就是一揖。

        “崔长史客气了。”田英连忙避过,“有劳你出来迎候才是。”

        “应该的应该的。”崔玉君满面笑意,完全看不出来对他们有任何轻视,热情的招呼他们前往住处,“王爷本也是要抽出时间来迎接田太监,奈何今日不凑巧,身上有恙,只好派我前来。还望田太监勿怪。”

        “不敢。”田英道,“劳烦崔长史就已经令人心中惶恐不安了。怎敢劳动王爷玉足?该是我等前往拜望才是。”

        “如此我回去便同王爷说一声,看看何时有空闲,请田太监过去一叙。”明明只是一句客套话,崔玉君却立刻打蛇随棍上,将此事给坐实了。这种过分热情的表现,令田英心中频频皱眉。

        好在崔玉君很快转开注意力,又问,“听闻陛下身边最得力的齐太监此次也与田太监一同前来,不知是哪一位?还望引见。”

        这个提议正中下怀,田英自然立刻将平安介绍给他,“这就是齐太监了。”

        “真是年轻有为。”崔玉君仔细的打量了平安几眼,才笑着恭维道。

        平安心中颇觉怪异。

        如果说他的名声传到了洛州,也不是不可能。因为一看就知道洛州恐怕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搜集京城那边的信息自然也很正常。而知道了自己的名声,给与重视也是应该的,可是这位崔长史的态度,却实在是有些……

        平安也说不上来,总之对方看他的眼神,他很不喜欢。

        他们的住处就安排在齐王府附近的一栋宅子里。崔长史言语间流露出来的意思,这一片应该都是那位齐王爷的产业。而之所以要买下周围的地,是因为王爷喜静,不喜欢有人打扰。

        只此一点,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位齐王爷的穷奢极欲了。

        即便是皇帝,也不敢因为自己觉得吵闹,就将皇宫周围的百姓都迁出去。说到这件事,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条关于宣宗皇帝的笑话呢。

        话说宣宗皇帝,也就是先帝爷,本人庸庸碌碌,做皇帝的才能还不及他的儿子当今皇帝,然而在享乐上,这位陛下却是佼佼者。后来还沉迷求仙问道,弄了些道士将朝堂弄得乌烟瘴气。

        据说当初宣宗皇帝登基之后,便嫌弃皇宫地方狭小,打算扩建宫城。也不知道他花费了多少工夫,总算是磨得朝臣们都同意了这个提案,打算实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169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