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160 (3 / 3)

+A -A

        傅彦道,“我倒以为,这只是对我的磨砺。若非少年时的经历,我如今恐怕还在傅家,纵然有些成就,恐怕也仅止于此。”至少绝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名扬天下的声望。

        因为世家除了给他们提供资源之外,还会束缚住他们。傅彦年轻时交过的那些友人,如今大半都变得庸庸碌碌,做着家主,掌着权势,然而于学问上,恐怕比之当年都不如了。

        他能这么想,倒也未必是坏事。平安道,“先生豁达,我不及也。”

        傅彦一笑置之,而后问道,“图书馆已经快要竣工,不知那些书什么时候才能印好?”

        如果没有书,图书馆就算建好了也只是个空壳子。傅彦身为皇楚图书馆馆长,这图书馆一天不开门,他这个位置,就都还是虚的。既然接下了这份担子,自然希望赶快落实。

        平安道,“我回头去催一催。”

        就算活字印刷,速度也不会太快,主要是因为这时候还没有机器印刷,一切都得依靠人工。而且墨不能速干,就必须要进行晾晒。否则的话字会都挤在一起。所以即便平安要求的书不多,但也要等一段时间。

        不过很快,江南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徐文美写信给平安,告诉他油墨的研究有了进展。这种新制成的油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效果更好,干燥得也更快。除了来信报告这个好消息之外,徐文美还给平安送来了几份样品,以及油墨配方和制作过程说明书。

        平安立刻亲自去了经厂那边试验这种新墨,效果自然也十分令人满意。除了没有五颜六色可选之外,其他方面完全满足平安的需求。在颜色上,徐文美说,他们正在考虑将各种染料加入其中,进行试验。

        这再次说明了人民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只要打破上面的束缚和限制,他们会自发的发明创造出许多的东西。而平安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点点引导和启发。

        有了这种新型的墨之后,印刷的速度自然加快。等到图书馆装修晾干完毕之后,这边的书也都印好了。

        第137章最后的悠闲生活

        烈烈阳光下,皇楚图书馆五个大字金光闪闪,令人不敢逼视。

        虽然天气炎热,但所有人的情绪都非常高。

        今日是图书馆落成开放的日子,为了以示隆重,傅彦和平安特意邀请了皇帝和朝中重臣们前来剪彩并参观图书馆。

        图书馆整体呈回字型,看上去气势恢宏。皇楚图书馆五个字龙飞凤舞,是由皇帝亲笔题写,平安让人用金属制成,然后钉在楼顶上。——楼顶并不是时下流行的斗拱屋檐,而是后世的平顶。而五个大字放上去之后,即便是在京城很远的地方,也能一眼认出来。

        一楼开门的地方是办理各种手续之处。目前只提供办理读书卡和进出登记两种业务,以后会增加借还书处。

        除了整个回字形最后一面是平安留作将来编纂、修复和库房等之外,其他三面都是对普通读者开放的阅览室,可供数千人同时在此看书。不过实际上,现在只有一楼和二楼的阅览室里的书架放了书,其他地方都还是空着的。

        这也是平安邀请大家过来的原因之一,这些家中藏书丰富的大臣们看到图书馆里还有那么多空白的地方,怎么也不会没一点表示吧?就算他们没有,平安也会想办法让他们主动开口的。

        于是等参观结束之后,平安带着大家回到大门口。这里是一个小广场,四周种植了花木,引了河里的活水营造了一个小水池,显得十分幽静。而在广场正中间,则立着一块高高的石碑。

        皇帝好奇的问,“这石碑是做什么用的?”

        傅彦上前道,“回陛下,这是功德碑。凡为图书馆捐赠书籍等物,皆是为我大楚文事出力。臣打算将他们的名字都镌刻于此,供后人瞻仰。使万世之后,仍有人知此壮举。”

        皇帝点头,走近之后才发现上面已经刻上了一篇《皇楚图书馆赋》,写得骈四俪六,文字生香,落款正是傅彦。至于用以刻名的背面,如今只有一行字。写的是皇帝为图书馆赐下藏书若干。

        皇帝的名字写在上面,其他人立刻醒悟过来,纷纷表示之后便会将藏书送来,共襄盛举。

        傅彦一一谢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160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