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00 (1 / 3)

+A -A

        长春真人只要不开口说话,单从卖相上来看,是非常能够令人信服的。宽袍广袖,面容清癯,看上去便显得十分仙风道骨。而且该正经的时候他也十分靠谱,一番云里雾里的话将皇帝忽悠得似懂非懂,对他反倒更加敬重了,又请他去看看赵璨,设法救人。

        一夜未睡,皇帝的精神其实已经十分疲惫,但他还是跟着一起去看了赵璨。不亲耳听到长春真人的话,皇帝实在是不能放心啊!

        道家一般都会学习一些医药之理,古代医书上更是不少跟道家的道理相合的部分。不少道观都会兼职医馆,为周围的百姓看病。因为他们基本上不收钱,所以比城里的医馆更受欢迎。

        当然,其中有不少人是用符水香灰之类的东西糊弄人,但其中也有不少精擅医理之人。

        道家讲求修身,要做到对自己的身体彻底了解,所以越是得道高人,医理反而越是高妙。在这方面,长春真人自然也十分擅长。

        一见到赵璨,扶过脉之后,他立刻道,“贫道这里有一粒清凉丸,正适宜此症,待贫道取出让殿下服下,两刻钟内便可退烧。等殿下醒来,便性命无虞了。此后只需细细调养数月,便可恢复。”

        “殿下之前醒过一次。”平安道,“只是片刻功夫,喝了药就又睡过去了。可有妨碍么?”

        “无碍无碍,殿下能自行醒来,这是好事,说明他身体根底深厚,倒比贫道预想的更好些。”长春真人道,“病中昏睡,乃是身体自行调养之顾,并不会有害处。”

        他说着便取出一粒黄豆大小的药丸,给赵璨服下。

        皇帝这才道,“如此便无碍了么?”

        “自然。”长春真人道,“俗语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殿下经此一劫,想来往后会有更大福报,可喜可贺啊!”

        这句话里的意思十分明显,皇帝眼神微微一闪,问道,“真人曾言小七今年内有一劫,莫非指的就是这个?”

        “劫难本无定数,并非一定是什么样子。”长春真人解释了一句,意思是自己虽然推测出赵璨有劫,但巨具体的日期,劫难是什么样子,却是预测不到的。而后又道,“不过贫道观殿下面相,劫难的确已经过了。”

        皇帝闻言大喜,“好,好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然有理!”

        然后又对长春真人道,“有劳真人了。不如留在宫中消遣二三日,朕对道家经书,一向敬慕,惜无人指导。许多碍难处,正要向真人请教。”

        “陛下谬赞了。”长春真人推辞道,“既是陛下开口,原不应辞。只是山中事杂,此番来得仓促,还是赶紧回山为宜,恐怕有负陛下重望。”

        皇帝自然十分失望。只是长春真人才在他面前显露出来的手段,颇有几分仙家气象,所以暂时也不好开口强留,只思量着往后若是有机会,一定要把人留下请教,然后便命人相送。

        长春真人含笑捻须,指了平安道,“这个我见过,就让他送我吧。”

        平安心中也有诸多问题要问他,正想去送。只是……真人你找的这个理由,未免太过敷衍了吧?

        不过敷衍不敷衍都没关系,只要有用就好。皇帝见他开口,便立刻答允,“那平安你就代朕好生送一送真人,然后再回来照看小七吧。”

        “是。”平安领命。

        说是送长春真人,但显然不可能送他回终南山,不过送到宫门口,安排车马罢了。

        所以能够说话的时间,只有出宫这一段路。

        未免被人听了去,平安直等到了开阔无人处,才上前两步,问道,“真人怎么会这个时候赶来?莫非真是算着的?”

        “算也的确是算着了,不过若非有人请,贫道不会来。”长春真人道。修道者求的是超脱凡世,自然不会管人间兴衰,更何况是赵璨一人的生死?

        平安多少也猜到了一点,再联想到赵璨高烧之中还提醒自己长春真人,平安心中有了一个猜测,他问,“是谁请你来的?”

        “自然便是那位殿下。”长春真人道,“你不是已经猜着了?又何必多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00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