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49 (1 / 4)

+A -A

        再者,赵璨登基八年多,已经三十多岁了,从前那些可能会入宫的女孩子们早就已经嫁人生子,说不定都是好几个孩子的娘了。而现在这些女孩跟他的年纪差距太大,虽说在古代这样的老少配很多,但是毕竟还是不相当。

        所以这时候再来提开办女学的事情,反倒很有可能成功。

        不过,为了避免麻烦,平安痛定思痛,觉得也许可以降低入学年龄的要求,比如选六七岁的小女孩入学读书,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等她们长到十六七岁可以嫁人的时候,赵璨都四十多了。

        回去的路上平安就跟赵璨商量了一下这件事,“最近一直很忙,都差点忘了。既然那边课程也差不多该结束,那么这件事也该提上日程了。这回有这些秀女们做老师,你总不会再反对了吧?”

        赵璨道,“照你的话说,自然不会有问题。只是这样一来,这些秀女们留在宫中做师父,她们的将来又该如何安排?”

        这些女孩子当初可是作为备选妃嫔送进宫来的。

        虽然理论上来说,进了宫之后就跟家里没有关系,算是皇家的人了。就是真的让她们去做宫女都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显然不能够这样操作。况且其中有不少还是官家之女,虽然是官位很低微的小官,却也不可小视。

        而这些女孩子跟宫女又不一样。宫女毕竟都来自贫苦人家,就算二十岁放出宫去才开始议亲也不算晚。毕竟贫家子弟很多都要积攒多年才出得起聘礼成亲,拖得晚的人比比皆是。

        但是官家子女,就算成婚晚,但通常也会在十一二岁左右就开始相看亲事,早些定下来。所以假如这些女孩过几年再出宫,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了。到时候高不成低不就,很难遇到相配的亲事,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嫁给鳏夫做填房。

        这些问题,也不得不考虑。

        平安叹气,“其实我倒是希望借此机会,将法定婚龄调高一点。青春期的身体还没有长成就成亲生子,不管对男方还是女方都算不上什么好事。”自己都还是孩子呢,就要做家长了,许多事情肯定都稀里糊涂不知道要怎么做,也不可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

        “你说要是朝廷规定十八岁才能成亲会如何?”平安问赵璨。

        赵璨也很无奈,“从来只听说过朝廷催着早早嫁人,不许拖延的,却没听过要规定成亲的年纪。”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因为许多方面技术水平低下,所以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家里人丁越是兴旺,日子就过得越是红火。不光是因为干活的人多了地里的收成多,家族庞大了也意味着没有人敢欺负他们。此外这时还有徭役,如果家里只有一个男丁,抽走之后家里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凡此种种,所以从来朝廷都是鼓励多生孩子,甚至曾有过规定,年轻男女到了多少年纪不婚假便会获罪,除了要罚钱之外,官府还会强制性的给他们配对,就是希望不要浪费生孩子的时间。

        长久以来的习惯,让多子多福的念头根植于众人的意识之中,并且纳入了文化体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生孩子这件事有多重要。所以平安的改革或许可以实行,但是只能一步一步的来,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

        平安也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想另外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了。”

        “什么办法?”赵璨问。

        平安道,“立牌坊。”

        “什么?”赵璨有些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你说立牌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49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