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43 (2 / 3)

+A -A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绝大多数庞然大物的消亡,都是它从内部开始的。

        而对于一手将这个国家打造成如今这个样子的赵璨来说,更不会允许这样的变化出现。

        于是接下来,朝臣们没有再在早朝的时候提起这件事,反而有几分十分不起眼的奏折出现在了赵璨的桌案上。而奏折上面的内容,也十分耐人寻味。

        奏折中说,自从齐王进京之后,洛州那边的祖陵无人看护,这件事情实在是令人不放心,希望皇帝能够遴选出亲信的宫人,前往主持这件事。至于人选嘛,大臣们都推荐了如今皇帝身边最得他信任的大总管平安。——虽然平安给自己安了个秘书长的称呼,但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总管这种说法。

        第194章

        赵璨自然不可能同意那么荒唐的提议。

        祖陵就放在那里,相信洛州当地的官府是不敢轻忽了这么一个地方的。况且行宫和祖陵原本也有人看守,就算是齐王在的时候,实际上也并不需要他费什么力气,再将自己的心腹之人派过去,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再者他也很清楚,这些人的目的并不是祖陵,而是平安。

        想把平安从他身边调出去,至于看守祖陵,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除了这一个之外,恐怕他们还会找到更多各种各样的理由,希望能够说服他。

        事实证明赵璨的想法并没有错,因为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他陆陆续续又收到了许多的奏折,里头全都是各种各样的主意,有些看上去很有道理,似乎不照做天理难容;有的则一窍不通,或是稀奇古怪,不过所有奏折的目的都是希望让平安离开皇宫,甚至离开京城。

        总体来说,这些手段仍旧以劝服为主,算是比较温和的。

        朝臣们自认为这样的做法,已经为赵璨和平安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毕竟赵璨大可以同意娶妻,那么平安的事情,众人自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他将平安送走,杜绝两人来往的可能,接下来的事自然就牵扯不到平安身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也恰恰说明了,朝臣们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让赵璨娶妻。

        否则就算平安离开了,但只要赵璨不同意,事情一样没有解决。不可能所有大臣都糊涂到这种地步,连他们的目的都记不清楚。

        不过,赵璨也不能不承认,他们的确是选了个好办法。

        只是他们不知道,龙有逆鳞,触之必怒。而平安便是自己的逆鳞所在。

        就算他们直接对赵璨自己动手,他都不会那么生气,甚至还有可能开口赞一声有勇气。但是将矛头指向平安,就是赵璨所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了。

        他曾经对平安承诺过会保护他,也不止一次在心里发愿,希望自己能够为平安承担起一切的风浪挫折,让他只需要安安心心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即使平安根本不需要他如此保护,或者说,正因平安并不需要他这样保护。

        对于平安的能力赵璨又骄傲又不安,迫切的希望自己也能为他做点儿什么,好让平安知道自己的心意,牵绊住他的脚步。所以明知道这件事的起源是因为自己,赵璨自然要全力以赴,希望能在平安插手之前就解决掉这件事。

        所以对于这些奏折,他没有像上次一样留中不发,而是全部都处理掉了。

        对于那种主意稀奇古怪根本一窍不通的提议,赵璨直接将几位宰相叫来,将这些奏折交给他们,“朕倒是不知,原来朕朝中的臣子们,平日里就是这样办事的?这些人就是我大楚三年一次抡才大典千挑万选出来的人才?简直是个笑话!”

        “陛下……”几位宰相面面相觑片刻,不得不试探着开口。

        他们自然知道赵璨将他们叫来是做什么的。这些奏折写得太过荒唐,连他们都看不过去。但是现在既然大家站在一条战线上,自然就要将这些人保下来。可是赵璨显然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才将奏折交给他们,意思是让他们去处理这件事。

        虽然大家都知道赵璨是什么意思,然而明面上看来,这仍旧是赵璨的一种放权。如果他们罔顾赵璨的意愿,将这批人保下来,恐怕下次赵璨发作,认为“不会办事”的人,就会变成他们了。

        朝堂上的气氛虽然仍旧剑拔弩张,但是毕竟不可能真的撕破脸皮彻底对立,要知道君臣有份,他们怎么都是占不到上风的。

        所以这几人思量片刻之后,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这也着实不像话了些,陛下放心,臣等会处理好此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43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