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54 (1 / 3)

+A -A

        而陈国公这一次留下来单独奏对,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加入其中,带着一部分人马前往海外。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远走海外之后,陈国公对于国内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小了。也不需要再有人担心赵端将来因为这个生父做出什么事情来。

        而且假如他将来真的在海外开创了什么事业,也算是个独立的小君主了,不算给赵端这个儿子丢脸,朝臣们也不需要担心赵端给他加封追封——反正他本来就已经是别国的君王了,没什么好追封的。哪怕那个国家职能算是大楚的属国也一样。

        平安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真是能够解决掉一切的隐患,对于能想出这一点的陈国公,倒是大为改观。

        不过也难怪,能够教导处赵端那样的孩子,本人自然只会更有能力。虽然有些可惜不能在大楚发挥,不过如果走出过门,去守另一片土地,也算是好事。

        赵璨让人将赵端叫了过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并道,“去给你父亲磕个头吧。往后恐怕要很长时间不得见了。”至少在赵璨活着的时候,陈国公应当不会回来了。

        赵端扑通一声跪下去,磕了三个响头,“父亲保重!”

        于是这就是平安所知道的这对父子之间,最后的一次见面了。他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其实归根结底,如果不是赵璨要挑个继承人,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虽说这也是因为赵端自己有心,但实际上,赵璨如果要求,难道有人能够拒绝吗?

        但不管好不好,这都是各自做出的选择,如今也只能够希望,一切都好了。

        既然陈国公表了态,礼部自然就开始准备起册封典礼。

        出于某种不好明说的心思,这一次的典礼办得很盛大。很显然,虽然赵璨没有孩子,但是朝廷希望能够向天下百姓宣布,皇帝已经有了继承人了。

        有了继承人,就意味着将来皇权的更迭会少些波折,这不管是对大楚,对朝廷,还是对百姓都是已经好事。

        即便是对于平安来说,这也是解决了他一大心病。

        赵璨有了继承人,再加上他对朝臣们的震慑,想来以后除了不长眼的,应该不会再有人提什么皇帝的婚事了。他跟赵璨,到这个时候才总算是看见了些安稳日子的影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安对赵端倒是越来越喜欢看重了。

        因为他的确是在这方面十分聪明。就像是在自然科学体系还根本没有出现的古代社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有这种能力。如果没有平安,说不准赵端将来也能够成为某个方面的启蒙人物也说不定。

        而现在,有了系统性的教育,赵端吸收新知识的速度快得让平安和赵璨都是又惊又喜。

        除此之外,更让他们感觉高兴的,自然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之中,赵端屡次表现出来的对未来的预见性,始终跟平安的设想保持一直。

        可以想见,将来就算他们不在了,赵端也还是能够将这些政策继续贯彻实施下去,直到他们所期待的那一天来临。

        而对于平安跟赵璨来说,他们能够做的,也就只到这里了,至于剩下的,则要靠后来的人们一起努力。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继承人,朝堂上下一片和乐,才让赵璨觉得,他们的步子可以适当的迈得更大一些了。反正现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些早就已经决定要做的变革,自然是到了提上日程的时候。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对于朝堂的改革,平安打算从军队开始。

        文官集团既敏感又强大,硬碰硬不会有什么好处。毕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所以平安决定,要先给自己拉拢个帮手。

        后世有句话说,当你拥有力量时,力量就是外交。当你没有力量时,外交就是力量。

        充分说明了武力值的重要性。

        第202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54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