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不管是从父亲那里算起还是从舅家算起来,虽然从小就不算贫穷,但是也是没经历过正经的官宦人家的生活的。当时离家的时候不过是一股少年意气作祟,所以才不管不顾的拿了自己的东西找到林家。但这会儿真的面对林家官邸的时候又难免胆怯了,自然有些裹足不前。
郑崇这样明摆着来历不明的陌生面孔,徒然出现在巡盐御史家门口,还一副探头探脑的奇怪模样,若不是当时出门的时候他想起来从家里把自己的户籍簿子带了出来,在被检查过之后证明他本身是良民出身,那简直是瞬间就能被人以身份不明的罪名带走。
好在巡盐御史虽然只管盐政的,本身也算是监察的官职,并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位置。既然已经有人查清楚了这人并不是什么出身不明的人,到底也没什么人管他在林如海家门口徘徊的事情,甚至还不乏有并不太怀好意的人以为是有人和林如海不太对付,开始决定看看林家的热闹。
林如海也是做官的能人,自然不能这种放任热闹在自己门口发生,一开始他不知道郑崇这个人的存在也便罢了,后来听说有这么个人在自家官邸门口徘徊,索性就让管家和内宅那边提醒了一声别冲撞了,然后就大大方方的将人请了进来。
郑崇今年虚岁才十四岁,这个年纪在外头人家已经算是个半大的少年了,只是脸上仍旧带着几分的稚气,再加上他从小也算是受到过比较良好的教育的,从小耳濡目染的在言谈举止之间都自有几分体统,显然不是粗俗人家能教养出来的。他身上的衣裳倒只是普通棉布的,不过还算是鲜亮整齐,也不像是家境不好的样子。
林如海多老辣的一个人啊,只一打眼之间就能看出来对方大概的情况,也正是因为看出来对方的状态,所以倒难免有些疑惑了。
普通的百姓总是很避讳见官的,不管是作为原告还是被告都是一样,更别说没事去自己找到官员家门口的了。除非真的是有什么大冤大难到活不下去的程度,否则就只有那些有了正经功名对官员敬畏少一些的人才不怎么避讳见官了。
瞧这少年的举止神色,虽然有些局促紧张但是却没显出什么悲色,显然并不是前者。而只看他的年纪和穿着,却也不像是后者,这才让林如海难免有些不懂了。
郑崇的父亲其实已经算是官身了,哪怕他当初是被赶出家门的,他随着母亲回家之后也有作为举人的舅舅,因为他外公尚在的缘故,李家其实并未分家,他的户籍其实也随着他母亲迁到了李家,按理来说他便是穿个绸布缎子的衣裳也没什么问题。只不过他如今身份尴尬了些,尤其是在他父亲如今为了子嗣问题闹起来了之后,为了防止被郑家那边以这样的理由攻歼,这才执意要换成普通百姓的棉布衣裳,以表示他自己完全不稀罕他父亲许诺的种种好处。
以郑崇的身份来说,和林家委实是天壤之别,且他不过是个半大的少年,无论从什么角度算起来他都和林家攀不上什么关系,根本没法解释他找上门的缘故。好在他出门之前想着为了来到林家之后方便表明身份,不仅收拾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还特意偷偷从书房里头寻了一封舅母和林夫人的通信带在身边。
左右这会儿他都已经进了林府里头了,郑崇当初也是想好了结果才破釜沉舟的决定来林家的,当下也只能咬牙从包裹里头取了那封信出来放在桌子上。
因为这是内宅妇人之间的信件,郑崇也完全没去看信里头写了什么,未免里头有些女人间的私密事,虽说这封信是林如海的夫人写的,但谁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什么关于小张氏的事情,所以郑崇只将还带着信封的信件放在桌子上,却并不直接递给林如海。
林如海见了郑崇的举动,虽然面上依旧没什么波动,但是心里其实给这个少年这样的举动默默打了个高分。而且哪怕看不见信里写了什么,只信封上的字迹就足够确认真假了,对于贾敏的字迹自然是能认出来的,从信封上确认了这的确是贾敏寄出去的也就是了。不过他其实对于郑家和李家并没什么了解,再加上郑崇的年纪还并不大并不用太过避讳,到底是让管家去后头找了贾敏过来。
因为有了贾敏的信件,林如海这时候还以为郑崇大概是某个贾敏故友家的亲戚,这回或是来自家拜访借住或是有求于自家,倒并没想到别的。
直到贾敏来了之后,郑崇终于整理好了自己的语言,将自己家里的事情和对方说了一说。
因为和小张氏的交往,所以对于李家的事情,贾敏虽然知道的不多,但是也是有所耳闻。
这种痴情女儿薄情郎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什么新奇事。尤其郑崇父亲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举人出身的官员,他岳父虽然官职在郑家看起来还算是不错,但是真算起来也不过是个外放的巡道员,正四品而已,对于正经的京官和帝王心腹并不算什么,以林家的体面便是他们真的听说过也不过是听过就算,并不会怎么放在心上。
这世上不幸的人何止千万,林家和郑家李家都没什么交情,没那么圣母情怀的什么不平事都想去管。小张氏这边虽然和贾敏有些交情,也愿意为相处还算和睦的小姑子庇佑郑崇一二,但是她也总也有私心在,对于这样用一点少一点的故旧情分,自然更愿意留待日后为丈夫或是自己的亲生儿女求一些关键的事情,不可能真的拿着和贾敏的情分去替外甥求什么事情。
郑崇也自知自家几位舅舅舅母已经为自己做的够多了,也并不想为了自己的事情牵累了舅家太多。哪怕这会儿凭借舅母的名义找来林家,也不是打算拿这情面求什么过分的事情,只是因为偷偷听说了林家这边日后有意为独女招赘,所以咬牙来毛遂自荐的。
别看同样是求林家庇佑,前者是去消耗舅母在故友面前的情分脸面来保全自己,而后者却是他拿自己的前程来作为交换,只不过是用舅母的名头牵一牵线,并不会对舅舅家里有什么损失。
无论是从李家还是郑家看起来,和林家的地位无异于云泥之别。如果只是作为女婿,以郑崇的身份来说想去求兰台寺大夫兼巡盐御史家独一个的姑娘,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