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记对我们村这条路很关心,经常派人过来查看督促进度,但是施工队经常是修两天休息五天,有的时候干脆十几天都不上工。”苏缨对那个施工队也是相当不满,都这么久了还没修几米路,几乎就在原地打转,她和梁九鼎三番四次去催促,也没有效果。
“哪有这样的施工队?为什么不上工?”
“我们了解到是有两种说法,施工队是说咱们这气候恶劣,经常刮风下雨什么的,在那种天气情况下他们不便施工,工人们是说包工头拖欠工资,还有伙食什么的问题于是就罢工了。”苏缨老老实实地把所知道的全倒给了自己的老板。
“拖欠工资?我记得我们是把工程款全部拨到位的,张兴,我们是直接把钱拨到你们县的,是怎么回事?”庄愈的脸黑得像包公。
张兴有些慌了,“庄部长,我也按时把每一期工程款都支付到位的了,我回去一定要彻查一下这个施工队的老板。”
“这施工队是由你们负责招标的,你一定要看牢了,不要在路上面出了什么问题,你也知道市里很看重的。”庄愈也不想把张兴弄得太狼狈,点到即止。
张兴连连点头,心里却是把姓吴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遍了。
下车走了一会儿,庄愈的脸色好看了些,现在已经是初秋,天空清爽无云,气温也正合适,村里的景色很是动人,几人沿着玉章溪走着。
沿途清澈的溪水,放牛的村民,清风绿树,让庄愈不由得雅兴大发,“这才是真正的农村啊,世外桃源般清静,都勾起了我的归农之意。”
“雨后的桂园村才是美呢,整个天地像是被雨水洗过一般明净,空气中都是泥土青草味儿,连风都是甜的。”苏缨在旁边也凑了个趣儿。
不过这简单几句话,都让几位久在官场的领导悠然向往。
“我以后退休养老就到这儿来了。”农业局的周局长笑着说。
“那是求之不得,”苏缨也笑道,“几位领导看如果我们村发展农家乐项目,有没有发展前景?”
“我想是有的,如果做得好的话,我也去不少农庄看过,平平无奇,大部分都是依靠交通便利的优势,如果桂园村交通跟上去,又能够保持现有的风貌,农家乐还是大有可为的。”周局长点点头。
“这儿还有不少地荒着多可惜,上次我们部里因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事闹了个大笑话,但是我看这事还是应该继续搞下去,如果村里有人愿意发展这个项目,周局长你那里要全力配合,在一些方面要创新工作一些,以扶持为主,特事特办。”庄愈扭头对周局长说。
苏缨心里大喜,领导金口一开,就意味着一路绿灯啊。
“我看这桂园村有山有水,环境挺不错的,老周,你看适合做一些什么项目啊?”
“我们之前有指导过一些项目,大都是果树种植类的,但是丰收之后找不到销路,村民的辛苦了一年不但没赚还赔本了,所以他们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周局长无奈地说。
第七十五章领导来了(中)
“以桂园村的自然条件,我觉得最适合的还是橄榄、李子之类的果树,但是这些水果一是运输不便,二是这类鲜果的市场并不很大,如果能在村里建一个果脯蜜饯厂,把收来的果子就地加工,经过包装销往各地,不仅能打出品牌而且应该还是挺有市场的。”
“嗯,那可以动员村民们在这一块花点心思,在办厂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你们要尽全力帮忙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就告诉我,我来为他们协调。但是要办就要办有点规模的厂子,我们重质不重量,一个像样的厂子比一群小作坊有影响力得多。”
张兴、苏缨和粱九鼎都点头应下。
粱九鼎最熟悉桂园村的情况,和领导一路走一路介绍村里的风土人情,连山上的稀奇事都说得极为生动,逗得庄愈心情大好。
众人也不禁对这个看上去很土气的村长刮目相看,这水平连专业导游都比下去了。
“哦?你说这山上有竹鼠和山鸡什么的?”庄愈感兴趣地问:“我以前倒是有在农家菜餐馆里吃过,味道还不错,这其中应该也是有市场的吧,可以尝试养殖一下嘛。”
“是,现在很多农庄里都养殖这些动物了,我们也研究琢磨,一个是养殖技术,还有一个是市场。”苏缨应道,自然是不想现在就把自家养殖场的事情说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