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记_分节阅读_79 (3 / 3)

+A -A

        她最会察言观色,看这两人爱花,必是风雅之人,取出一套功夫茶具,拿出上次去茶厂做好的乌龙茶,功夫茶起源于省,记得她曾经听父亲闲聊的时候说起过,袁翰林省长在任的时候很注意弘扬发展茶文化,想来对这功夫茶也是喜欢的。

        若是老郑一人来,她肯定不会这么隆重,但是袁翰林也来了,估计这老郑也是大有来头,让她不得不小心对待,人家曾为一方主政,虽然退下去多年,毕竟余威还在。

        只是这乌龙茶她心里并不是很有底,虽然老爸和梁九鼎张得宝他们都赞赏不已,但毕竟是乡野小作坊出品的茶叶,茶叶虽好,但若做茶师傅不好,做出来的茶一样不能算太好。

        “两位这么远赶过来,路上辛苦了,先稍坐一会儿喝点茶再看吧。”省好茶,办事之前先喝茶或者边做事边喝茶也是种风俗,更是一种很有礼貌的待客之道,两人点点头。

        苏缨便开始表演了起来,虽然她并不是很懂茶,但说道冲制功夫茶她却是轻车熟路,在工作前她曾经在一家企业里实习了两个月,老总爱喝茶,她就专门负责给老板泡茶,俗称倒茶小妹,这么天天训练了两个月,手都被烫脱了一层皮,但也冲得一手好茶。

        后来到了部里,每次大家聚在一起喝茶,也都是由她复杂冲茶,这一手茶艺更加熟练。

        取出一壶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里,让袁翰林和老郑鉴赏,嘴里抱歉道,“这是我朋友种的茶树,在镇子上茶厂加工的,不是什么名茶,乡野小地,没有太好的茶。”

        两人定睛看这白色赏茶盘中的茶叶,外形粗壮紧实,叶端扭曲,色泽润亮金黄,油润有光,干茶就具有强烈的芳香。

        “这茶倒是稀奇,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老郑新奇地说。

        苏缨笑着点点头,用沸水烧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的“温壶”,从功夫茶上来说就是孟臣淋霖。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两人看苏缨简单的几个手势就知道是个老手,不由得暗暗点了点头。

        接下来便是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拨入茶壶,装茶的顺序是先细再粗后茶梗,平日苏缨烹茶从没有如此认真,今天全副心神都集中在冲泡上,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就是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再用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的泡沫,一则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挥发。

        熏洗仙颜是为洗茶,迅速倒出壶中之水,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用第一遍泡茶水烫杯,既是若出浴,又称“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这下才是重头戏,开始准备第一泡,也是最考验功夫的,功夫茶功夫茶考验的就是这冲的功夫。

        用高冲洗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称为玉液回壶。

        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所以在功夫茶艺中叫做关公巡城,目的是为了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在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品茗杯倒扣过来,盖在闻香杯上,称为“龙凤呈祥”,然后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

        向两位敬奉香茗之后,苏缨才从刚才全神贯注的境界里清醒过来,心里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喝茶的规矩是先闻香后品茗的。

        “香!这香味似兰似桂,我竟有些分不出来了。”老郑一脸赞赏。

        “好茶,好茶。”袁翰林用拇指和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分三小口品完。

        “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功夫茶的品茗杯很小,分三小口确实只能是品了,若说喝茶一小杯还不够一口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种田记 种田记_分节阅读_79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