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二爷,那名叫石灵儿的小姑娘,是西街一个穷书生的女儿,那书生名叫石梁,有个诨号叫做石呆子……”
宝玉一听“石呆子”不由心中一动,且不说话,听焙茗说下去。
原来那石家上也是,科举出身,祖上也曾做过几任小官。
到了石梁的曾祖一辈,不喜读书,又没有什么营生,渐渐坐吃山空,没落下来。
到如今只剩的石梁一支,娶得是一个秀才之女名叫李书,也是知书识字的,膝下只有石灵儿一个女儿。
这石梁自幼酷爱读书,十七八岁就中了秀才。
之后更是倍加努力,可惜自从中了秀才,无论怎么努力,再难进一步。
其妻子李书为了支持丈夫读书,日夜操劳,以至积劳成疾,到了快三十岁才有了石灵儿。产后失于调养落下病根,常年服药。
这石梁如今年近四十岁,也早就歇了考取功名的心,在一家私塾教学聊以养家糊口。
收入菲薄加之家中妻子常年寻医吃药,日子十分清贫。
好在夫妻和睦,女儿乖巧伶俐。粗茶淡饭,闲时教女儿念书认字,一家三口倒还过得。
谁知今年春李书犯了旧疾。
偏偏常看的大夫回家奔丧,用了一个新来的胡大夫的药方。一副药下去上吐下泻浑身发热不曾要了命。
幸好石梁连夜请了一个好大夫来,将将捡回一条命。
每日的药方里添了人参、阿胶。石梁忍痛将家中的藏书都卖了为妻子抓药调养。一时间真是家徒四壁,又欠了许多帐。
这日眼看又该抓药,石梁在院中仰面默叹,李书独自睡在枕上流泪。
石灵儿一咬牙提了心爱的猫儿去卖,可巧遇到宝玉。
焙茗尚未说完,忽抬头只见宝玉双眉紧锁脸色难看,右手抓紧了胸口,疼得弯下腰来。
焙茗大惊失色,忙上前扶了,朝外头叫:“姐姐们快来!”
原来宝玉前世胃不好,一紧张或是难过伤心就会胃疼,没成想这毛病也一起跟着穿了。
听着焙茗的话,想像着小小年纪的石灵儿内心所受的煎熬,联想到前世新闻报道中懂事又可怜的留守儿童,更何况石灵儿那双酷似小帅的灵动眼眸不住在眼前晃。不觉心痛如绞,几乎支持不住。
袭人麝月晴雯三个忙忙冲过来,倒茶,顺胸口。晴雯赶着叫人请大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