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十五元?这在桂平是天价呢!」晴儿惊呼道。
「往后的世界会怎样变化还不知道,把老家顾好、收买人心,是眼前重要的工作。」我道。
「啊?」
「欧战会持续多久不知道,而南北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我道:「目前袁总统只能控制北方,南方并不在政府控制範围。但未来如果有天北洋政府有点什么变化,难保国内不会出现一段混乱……」我不敢明讲两年后袁世凯会称帝,更不敢说出称帝百日后袁世凯就会暴毙,让整个中国陷入十五年军阀混战之中。
「趁着现在赚了点小钱,我们先回去把桂平搞好,多做点善事,也好留下点名声让后人探听……」怕二女起疑,我故意话锋转移到造桥铺路、造福乡里去。我续道:「向德国人提高喊价:十一月底前上海交五万箱、十二月底前澳门再交五万箱,每箱一千零五十美元共一亿五百万美元,一口价,先付八成货款、八千四百万美元,余款上船付清。这样在讨价还价和生产安排上有问题吗?」
「嗯……」晴儿沉吟半晌道:「没问题的!我明早就与德国人谈,谈定立刻打电报回去老家与上海,然后搭下午的车回上海安排。」
「还有一件事。」我道。
「少爷请说。」
「现在的成本如何?」
「人工生产的成本吗?我算算看……」晴儿低头算道:「原本外销成本中最贵的就是广告和税金,现在国产菸草比例高,又不用支付广告、税金、运费……嗯……每箱成本最高不超过二百元。」
「两百美元吗?」
「是!每箱毛利至少八百美元。」
「嗯,十万箱就一亿六千万银元……」
「哇!和北洋政府一年总预算一样多。」刺绣中的桃香惊讶地抬头道。
「嗯,所以千万不能让人知道,付款都要在纽约进行。」
「晴儿知道。」
「现在老家那边农田的价钱如何?」
「嘎?农田?」晴儿小惊讶道:「少爷要回去买田?」
「嗯……」
「现在多少钱晴儿不知道,但离开家乡时年产四百斤大米的一亩大概三十银元、三百斤的大约十五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