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妹种田记_分节阅读_30 (1 / 3)

+A -A

        “晴枝,以我现在的处境,是不可能被娉为官家大户的正经妻子了,我只想多存点钱,将来即使嫁到小户人家,也有了底气。”

        “可是做生意免不了是非刁难,若是被人欺负了呢?又或者有地痞流氓来轻薄骚扰呢……”

        苏然听她越说越夸张,自己吓唬自己,赶紧打断了她:“我们还有小陈管事呀,再不济,这里是王爷的地盘,谁敢不长眼睛在太岁头上动土呢?”

        这么一说果然打消了她不少担忧,苏然见她已经有些松动了,便乘热打铁拍了板:“那就这么定吧,明儿起个大早,一起去瞅瞅铺面去。”

        第二天一早,她们两人装扮完毕,便跟着小城管事出了府,他们三人先去了位于城西玉明街的二层小楼,这里离诚王府不远,是凌州城的中心地带,沿街都是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商铺,这里汇集了景福斋点心铺、富香居酒楼、瑞霞绸缎庄、品珍古玩肆等等名店,苏然要看的小楼在这些大店之间,就显得有些寒酸了。

        楼上是一大一小两间房,卧室只有一间,旁边的是小厨房,靠墙搭着吃饭的小矮桌,煤炉子把墙壁熏得乌黑,若是一对小夫妻创业,这样的屋子倒也够了,开个香料铺子之类的,一年也能有不少赚头。

        看完这家,他们又转道去了新仓街的四合院。这家位于两个街道交叉的拐角处,前街十分宽敞,周围有不少饭铺把做生意的桌椅都摆在街边。

        这所四合院临街的铺面一开两间,屋檐很宽,门面是用长条木板拼接成的落地隔窗,铺子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小门通往后院,铺子与后院之间还有道二门,过了这道垂花门,绕过插屏才进入小院,小院还算宽敞,五六十平米左右,东边的厢房有灶台,西边的厢房是个独立小间,南面的堂屋有三十平米大小,放着供案和八仙桌,两侧卧室一般大,各有一个光秃秃的土炕和几样零碎的家具。

        苏然转了一圈,对这个房子还比较满意,唯一不太放心的便是这四方邻居,这地方虽然人丁也旺,可大多是打工的,河工算是高消费人群,其他的还有剃头工、染坊工、杂工之类,鱼龙混杂,居无定所,治安比较差。

        据小陈管事说,这幢屋子转手了大半年也没卖出,只好改为租赁,因为这个房型在此处算是大户型了,买得起这房的人看不上这边的环境,当地的人想买却没有条件。

        苏然听见街那头的两家婆娘起了口角,吵闹声越来越大,又有些犹豫了,这个地方确实像个是非之地,虽然在诚王的治理下,还不至于发生入室抢劫之类的犯罪,但鸡零狗碎的矛盾肯定免不了,她看着宽敞的小院和明亮的屋舍,也犯了难。

        作者有话要说:究竟该选哪一套呢?

        ☆、第39章典房

        两套房子各有利弊,苏然自己也无法决定,她只好询问小陈管事和晴枝的意见了:“你们觉得哪家好?”

        “我觉得玉明街的小楼合适,”晴枝拿帕子捂着嘴,嫌弃地看着有些脏旧的门板,“这地方吵吵嚷嚷,又不干净,哪里是姑娘能住的。”

        小陈管事倒是没有急忙表态,他先问道:“姑娘打算做些什么营生?”

        “卖些小吃之类的。”春草园里出产的东西,只能用来做些特色小吃了,苏然已经想好了几个菜谱。

        小陈管事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那还是这个四合院合适些,”他没搭理晴枝投过来的眼刀子,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之前我调查过这一带,大多男丁是做短工的,光棍也有不少,自己不开伙,都是随便在路边吃了了事的。”

        “那就更不行了,万一姑娘被混账男人冲撞了如何是好?”

        “姑娘无需抛头露面,柜上雇两个人即可。”

        “这个问题你们不用担心了,我既然出了府,就不再搞大家闺秀的那套做派了,抛头露面我也不怕,只是晴枝的担心也有道理,遇到难缠的人我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小的会誓死护住姑娘周全的,姑娘也不必太担心,这一带的地头蛇与我有三分交情,我跟他打个招呼,应该不会出什么大岔子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有你帮衬我自然也放心。”

        “既然如此,姑娘是打算租呢还是典呢?”

        “典是什么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苏小妹种田记 苏小妹种田记_分节阅读_30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