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除了有利益可图外,本就不是什么团结的家族,很快就以小家庭为单位,上两期离开的事儿来。
尤其是吴氏和小舒氏,毕竟她们的闺‘女’可是抱着钓个金龟婿来京城的,怎甘心就此败北?
反倒是江氏,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她家是最受齐太爷宠爱,好事绝对少不了,完全没必要‘操’心。
而这次比较特别的,就是齐斯采和高氏的三个孩子,一个都没来,最是霸道常欺负人的齐书田,当初到了府城后,说是加入了镖局,后来就没有消息,而齐书木是个懒虫,在齐家的存在感为零,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床’上的,而‘性’子‘阴’鸷的齐秋风,却也被高氏随便嫁了。
所以可以说,最后悔的也是齐斯采和高氏了,两人没有孩子可以得利益,跟来完全是打秋风的,结果什么都没成,肠子都青得不行,骨头又软,‘私’下里都商量着是不是跟齐书凡求下情离开。
同样是排行老二,齐斯采就完全是‘混’吃等死形的,有好处就沾,没好处就凑合,压根就没个目标。反观齐斯苗,对‘女’儿齐秋萍却是信心满满,抱着通过‘女’儿吃香的喝辣的心思。
且说齐太爷等人商量了后,决定由齐斯文齐斯飞去探路,其他人留下来,只不过这走了不过两千米,两个大男人就屁滚‘尿’流脸‘色’苍白地滚了归来。
齐书凡将他们扔在这,怎会没有后招呢,却是有善驱蛇的人留下来监控的。
于是齐太爷他们就被困在这出小庄子上,吃着从来没吃过的难吃的伙食,更是一样消遣玩意都没有。而厨房里的粮食,却是只能每个人‘混’个半饱的,想要吃饱吃好,就必须得开荒去。
即使明白这个规则,齐家也没有一个人去动过锄头,都过起了米虫生活。
至于被特地留下在京城的齐书俊和魏青梅,在齐太爷他们不见的当晚就见到了齐书凡,也不是个多意志坚定的人,忽悠几句,就说什么是什么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让齐书俊去做账房学徒,让心高气傲的人低头也很简单,一文钱难道英雄汉,何况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呢?
齐书凡压根就没想过培养矫正齐书俊,不过魏青梅倒是个有脑子的,竟然主动请求了,对此,齐书凡不介意给做个人情,就是他不做,相信魏家或易家那边都会安排的。
而留在府城的齐书平两口子,日子也艰难了起来,没有父母接济,什么都要钱,还有个即将临盆的人,而懒得不行的齐书木也跟着他们‘混’在一处。
齐书平第一个想到的事就是去借钱,鱼庄找六哥儿和程飞熙,想利用齐秋霜的人脉,自然是碰壁的,后来不得已,先是变卖手头各种能变卖的,而后才找事做。
齐书凡做的这些,都是没告诉齐斯农和柳氏的,他就是要将齐太爷齐太婆她们都打回原点,回到大桑村去。
人要有自知之明,不作就不会死。
所有的麻烦,都是齐太爷他们的‘欲’望和野心引出来的,当一切回到原点,又能如何兴风作‘浪’?
即使有再多的理由再多的借口,脱离了宗族,在世人的眼中,受谴责的往往就是脱离人的过错,人总是同情弱者的,倚老卖老很吃香不是?
对于齐书凡的决定,梁澈钰没有‘插’手,也不说指点,只提供必要的帮助,总要有些事情让大舅子练练手不是?
对此,齐书扬一直都旁观着,他年纪虽小,却是将齐家的事给看个明白,他们已经从那团‘混’‘乱’中脱离开来,如今要做的,就是讲那团‘混’‘乱’踢回原位,而不是让它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们,搞得不得安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