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婶,表叔,这是我爹让我交给你们的信!”姚宗和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一封信先双手递给了钟逸。
钟逸看完之后转交给了秦澜心,而秦澜心看后问道:“你爹信中并没有说现在秘方在谁的手上,难道你们一点儿都没查出来?”
姚宗和这时候不假思索地说道:“回表婶话,现在这秘方很有可能在杜宰相的女儿杜久芳的手里,她一直不甘愿在京都只做绣坊的生意,从很久之前就想插手织染之事,京都有几家小点的织染坊已经到了她手中。”
“杜久芳?怎么又是她!我还以为镇国公府出事之后,她能老实一段时间,当年她联合几家绣坊要霸占京都的生意,要不是弯月绣坊和其他几家绣坊联合,再加上绳绣和十字绣的生意好,说不定就让她成功了!”秦澜心对于杜久芳可是印象深得很,而且因着当年与董家的关系,她对自己恨意也不少。
“表婶说的是,虽然现在她在绣坊的生意上再也不能一家独大,可是她又开始想在织染上做文章,一旦秘方被她参透,不但姚家的生意受影响,就是很多织染坊怕也是难逃厄运!”姚宗和说道。
“同行是冤家,这织染秘方一旦落到别人手里,那么这天下织染的生意要么是一分为二,要么就是再无秘方,当初我把秘方给姚家的时候就说过,对于秘方的处置你们姚家自己做主。如今秘方出了事,究竟该如何,我无法替你们做决定!”秦澜心淡淡地说道。
“表婶,可是父亲让我……”
姚宗和正待说话,钟逸这时打断他说道:“宗和,不要再说了,澜心已经说了她该说的,回去让你爹和你叔伯们自行拿主意吧。”
已经说了该说的?姚宗和仔细地回味了一下秦澜心刚才说的那番话,恍然明白了钟逸话里的意思。
☆、第百六十一章缝制棉衣
轻骑绝尘,姚宗和带着丝丝疑惑和左右为难离开了西北王府,秘方究竟何去何从对于姚家来说将是最难的选择。
王府正厅内,钟逸与秦澜心相邻而坐,两个人心头之上都有阴云飘过,无论是西北还是京都,事情都远非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夫君,现在官道修到哪里了?眼看可就入冬了!”秦澜心问道。
在西北,自从入了秋,那是一天比一天冷,修官道的进度虽然还没有变慢,但是随着冬日的到来,怕是就要难了。
“湛州主府城城门官道到品州主府城城门官道足有五百里之遥,普通的马也要两日的行程,这还是五州府城之间最近的官道,现在修的还不足一半呢!”钟逸也是忧愁修路进度与严寒冬季的到来。
“看来要加快进程才是,大弟手里不是有一万兵马吗?”秦澜心问道。
“要拓宽官道并没有那么容易,这些人也都没闲着,只是要想把路修到实处,从拓宽、修整再到铺路,要耗费不少的人力与时间,因此进程就慢了下来,另外,现在天气寒冷,士兵们穿着盔甲挡寒劳作也累得不轻,要是脱下来又没有衣物御寒。”
西北王府内虽有前段时间商人送来的木棉与麻絮,田庄里也有棉花,但是修路的百姓与官兵加起来现在足足有一万二千多人,而且冬天百姓们没有农事,修路管吃管住,所以前来修路的百姓只多不少,也是让钟逸犯难。
“衣物之事你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皇上已经特许将此次西北所产的皮棉大部分用于官兵御寒衣物,我心中已有主意,你不必担心,倒是京都那边,不会出什么事情吧?”秦澜心不在京都与福江口,她担心那边发生事情自己不能及时知道并作出应对。
“京都的事情你不必担心,即便皇上不能及时查知,还有俊安和萧非在,我也在京都安排了人,不会有事的!”钟逸安慰她道。
“那就好!”秦澜心这才放下一些心中的担忧。
之后,秦澜心带着重双和重喜骑马来到了郊外的田庄里,这段时间那二十名织女一直在用新的织布机织布,虽然用的不是棉线而是染织好的麻线,但是织出来的布更加的结实耐用。
秦澜心到了之后将田力、童芝玲二人叫到了跟前,吩咐他们道:“田力,你找人将皮棉、木棉、麻絮和一些皮毛混合在一起,最好能让工匠弹出薄厚均匀的一层,具体要多厚,我待会儿再来告诉你。”
“是,小的遵命!”西北密林众多,野兽也多,好多百姓冬日里就打猎为生,田力想着应该能买到不少。
“童芝玲,你带着其他织女先暂停手上织布之事,先帮忙缝制棉衣,布料、针线我都会让人准备好,另外,衣服的样式要做成这种!”秦澜心递给了她一张画纸。
童芝玲恭敬地接过之后,发现这画纸上的衣服十分地简单,看起来就是对襟的冬袄长衫,穿上之后离一个人的脚踝处并没有多远,最奇怪的是它前面的开合处,竟然没有束带,而是上下并排的圆形的小东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