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2 / 5)

+A -A

        自然而然的,水小灵对白自在和叶兰的愤怒无以复加。不过现在还不是跟他们计较的时候,水小灵必须做出一些弥补,否则她就真的完蛋了。

        进房。

        水小灵已是最后一位被邀请的客人。

        伴随着她的出现,茶会也正式开始。只不过外边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使得大家对水小灵的关注程度直线下降,几乎都将她当成透明了,而秦远方则更没理会本就不是很看好的单细胞美女。

        “诸位,这是何总弄来的明前龙井,大家尝尝!”

        秦远方为大家表演冲茶技巧,顺便做了介绍。

        温子君则唏嘘道:“以前我就想买明前龙井了,可这东西一直是有价无市,一直都不能得愿,不想却在远方这里尝了个鲜。”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2

        “好茶!”

        “极品啊!”

        “真是难得!”

        与会的人纷纷发出感慨。他们也不是没喝过极品茶叶,但像极品到如此地步的还真罕见,特别是秦远方亲自表演的茶艺居然还很熟练,比得上一般的老手。

        越楼的翡翠采购部部长萧元唏嘘道:“远方,没想你的能量出众,居然能弄到社前茶。最难得的是你居然是个全才,不仅会鉴宝和赌石,连茶道也有深入的研究,难怪你能发展这么快。”

        何明朗疑问道:“社前茶?怎么说法不一样的?”

        萧元惊讶道:“这茶是你弄到手的,你难道不知道其品级吗?”

        何明朗摇头。

        萧元苦笑着说道:“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划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

        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春分时节采制的茶叶更加细嫩和珍贵。我国唐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应该是属“社前茶”了。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在湖州长兴采制的顾渚紫笋茶,就是用快马日夜兼程运到长安(今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因此,每年皇宫“清明宴”上所用的紫笋贡茶必定是“春分”时节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叶。

        火前,即明前,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对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疯狂透视眼 第214章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