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庄李到了。
大家的精神都是一震。
大姨家在村尾。从村头到村尾的这段路上,不断地有人向姥娘姥爷大姨大表哥打招呼,并询问这车上的小孩儿是谁。大姨总是笑眯眯的回:“这是我大姐家的小儿子。”
大姨家的位置最得秦思陶喜欢。
她家在村子的最东边,记忆中再往东走几十米就有一个简易的小石桥跨在小河上,但是河面离地面有三米之高,因为没有栏杆,每次走的时候都让人战战兢兢的。再往东走二十米就是大堰了,黄河水从这里流过,堰修的坡度比较陡,但是总有孩子顺着堰的坡面走下去玩水。印象中夏天的大部分时候都是枯水期,最浅的地方仅没过脚面,最深的地方在大堰上每隔一百米就修一处的桥的桥墩下面,能没过成年男子的头顶。
黄河水流经这里时已经非常缓了,淤泥沉淀下来,踩在脚底比最细的砂子还软,秦思陶最喜欢在浅水处用泥巴把自己糊起来晒太阳了。大中午头,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到大堰上玩水了,既消暑,又好玩儿。
大姨家有篱笆围成的大院子,院子里种着石榴树,一排平房坐北朝南,房檐长长地遮住前边的走廊,廊下还有两个燕子窝,农村人认为有燕子建窝的屋子有福,要是皮孩子们胆敢破坏的话绝对是要被狠揍的。正房西边建着一排鸡窝,院子里有三只老母鸡带着两窝小鸡在土里刨食吃。其中,一直老母鸡带着六七只小鸡,另外两只老母鸡居然是一起带小鸡的,一只在前面领着,一只跟在小鸡的后边,中间居然有十几只小鸡。秦思陶上辈子作为女生,有着大部分女生热爱毛茸茸小动物的爱好,最喜欢这些可爱的没有战斗力的小鸡了(没有战斗力……老母鸡可不是啊)。这辈子,秦思陶只能把这个爱好隐藏起来了。
不过,秦思陶美滋滋的想,咱还是个五岁的孩子,哈哈,还可以继续装小孩儿~
大姨招待大家进屋,切西瓜端茶水,招呼大家在电扇下边休息。
大姨夫在砖窑上班,到晚上才能回来,没看到上辈子常喊自己“小胖妞”的姨夫,秦思陶很是遗憾。
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刚刚好是农村的饭点儿,大姨给了大表姐李琴二十块钱,让大表姐带着秦思陶去买只烧鸡和其他小吃头来。
大表哥笑嘻嘻的说:“我也要去~”
大姨没好气的说:“你这家伙就知道糟践钱,去吧去吧,帮你姐提东西。”
三个人沿着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路走了许久才到了村里唯一的一家小卖部。
琴琴姐最大,已经15岁了,大表哥比她小一岁,半大小子长的已经很高了,是村子里的孩子王,对这些零食很有研究,到了店里就跟店主砍价,点了一只烧鸡六瓶汽水一袋儿糖包脆皮花生。
大表哥问:“淘淘你吃雪糕不?”
秦思陶正盯着那怎么看都像是三无产品的汽水儿,闻言愣了一下:“雪糕?”
“呐”,大表哥塞了一块儿最贵的五毛的巧克力脆皮给他。
秦思陶打眼一扫,把巧克力脆皮递给大表姐,指着红豆棒冰说:“我要这个”。
琴琴表姐把雪糕往大表哥手里一放,说,“我也要红豆的。”
大表哥咂咂嘴:“你们俩可真没口福。”他自己也拿了支红豆棒冰,催促大表姐给钱。
秦思陶乐滋滋的舔了一口,红豆可真多啊,比巧克力脆皮好吃多了。
在大姨家吃的第一顿饭让秦思陶胃口大开。
大姨家这时候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大棚里批发给菜贩子,专门留了一块儿不打农药的供自家吃,味道十分好,尤其是那一盘蒜拌黄瓜,那真是太有黄瓜味儿了。
也许有人会问,黄瓜没有黄瓜味儿?那该有什么味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