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花妮有意将话题扯到给建忠借钱办事上来。她知道她二嫂——张鸿志的老婆周玉香非常小气,绝不肯把钱借给人,但还是希望刘瑞芬去碰碰钉子,刘瑞芬碰了钉子一气之下可能会毁约,给儿子的事就告吹了,果如此妯娌俩人一定反目成仇,那不大快秦花妮的心了。
刘瑞芬也曾想过向周玉香借钱,但张鸿远不同意。张鸿远的理由是张鸿志刚刚盖了三眼窑洞手头没钱,其实刘瑞芬也明白丈夫的心思:他是怕弟弟作不了媳妇的主儿,借不成钱,伤了他的脸面。现在秦花妮这一说,点到了要害,鼓起了刘瑞芬的信心,刘瑞芬暗想:她(周玉香)不借给我钱,我就跟她来硬的。
可刘瑞芬又有点没底儿,她说:“你是这么想的,可是玉香要是你这么通情达理就好了,她!那铁公鸡性子——一毛不拔呀,她要是推说没钱那怎么办?”
秦花妮见刘瑞芬上了钩,心中暗暗一笑说:“怎没钱了!好我的老实大嫂呀,前几天我听二嫂说,她弟弟玉成刚刚还了她二百块钱,她怎敢说没钱!”
刘瑞芬最不愿听人说她老实,那是瞧不起她。“老实人”在农村是受欺负、好愚弄的代名词。
刘瑞芬说:“行,我问她借。她能借给她的弟弟给她侄儿娶媳妇,就不能借给她嫂嫂给她侄儿娶媳妇!都是侄儿男女的事嘛。况且冲着我把建猛给了她,她也应该借给我才是呢……”
俩人说得正火热呢,门开了,走进一个又瘦又矮但非常精干的男人来,从衣着和肤色看,他不像地里种田,窑上挖煤的人。
他是公社联校后勤组的管理员,是吃“定粮”(即非农业户口)的人,叫张有生,因他排行老三,长相瘦小、人又精灵,人们给他起外号叫“猴三”。猴三进屋,目光首先落在了秦花妮的脸上。秦花妮原本笑盈盈的一张脸儿,猛然变得冷如冰霜、寒风凛凛。
猴三的目光无可奈何地又转到了刘瑞芬身上。
“大嫂。上来了。有甚得意事儿,看你喜气盈盈的,昨晚上又有甚好事情,是不是?”
猴三盯着刘瑞芬,在她那丰艳的脸上和雪白的乳峰上来回扫射。他一开口从来没个正经话。
刘瑞芬飞快地瞅了一眼秦花妮说:“少胡说,你!没大没小,没个正经劲儿。”说着撩起脚来踢猴三。
猴三哈哈一笑转身闪了出去。
猴三的出现和消失使俩个人都寡言无语了。不过二人的表情不同:秦花妮心事重重,面带杀气;刘瑞芬却是若有所思,面带欣喜。
这时,刘瑞芬站起来,推说要回去拾掇家里家外一摊,告辞。秦花妮正要说句挽留话,刘瑞芬一阵风似地走了。秦花妮知道刘瑞芬就是这么个风风火火的性子,也不在意。
院子里静静的,静的仿佛连阳光洒在院中的牡丹花上的声音都能听见,秦花妮走到院里,红艳艳的牡丹花使她萎靡的精神稍稍有点振作,胸前的奶水胀痒,她意识到小儿子该吃奶了。
秦花妮有四女四男。秦花妮嫁到红土崖张鸿福家前,张鸿福的死去的前妻留下三个女儿。张鸿福的父新生怕断子绝孙,出了大价钱为儿子续了秦花妮。
当时秦花妮已十八岁了与临村的一位很英俊的青年私订终身并以身相许了,可是瘫在病床上的母亲却允下了红土崖张家。秦花妮看看瘫在床上的母亲,再看看十三岁的妹妹和七岁的弟弟,一句话没说,转身走出村口,来到刚刚入土的父亲坟头整整坐了一个下午。那傍晚时分,村外秦家的坟地里传来了悲怆的哭声。哭声惊散了杨树上归巢的斑鸠,哭声惊动了村边的人。听到哭声的人家,吃饭的都放下了碗,干活的都停下了手,男人们鼻子酸了,女人们都忍不住落下了泪。那个黄昏的时空仿佛被那女人的悲痛的哭声凝结了。
秦花妮大哭一场后,与邻村的英俊后生一刀两断,三个月后嫁到了张鸿福家。
秦花妮与张鸿福在一个炕上睡了五年,生了一子一女后,张鸿福的父亲去世家境也不富裕了。五年中,增加人口,消耗大了,加上秦花妮暗暗贴着娘家,养活着弟妹,更加剧了张鸿福家境困窘。张鸿福是个认死理、受死苦、干死活的人,秦花妮叫他“活死人”,而无其它称呼。第六个年头上她与“活死人”分居了。
下载
那年,有个人闯入秦花妮的生活。那个人就是“猴三”。
那年,猴三张有生的老婆响应“婚姻自由,反对包办”的口号,毅然离开猴三回村与原来相好的男人结婚去了,猴三无可奈何,大势所趋,势不由人,只好守着破屋冷炕。你说怪不怪,说老百姓最守旧,其实只守管着他们的人制定的清规戒律的旧,人家让他们反对什么,他们也反对什么,人家倡导什么,他们也响应什么。于是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只要一方提出离婚,到政府开一张手续,立马各奔东西,受了千百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压制女人,一旦云开见天,便义无反顾、抛弃丈夫儿女,另栖高枝了。只可怜猴三在这场离婚运动中成了受害人,妻子?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