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简单的生活里除了上课和批改作业,有了一项更为简单的工作,就是在学校蒸笼一样的宿舍里,和顾松林一起编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文学史。
顾松林的学识之渊博让我真的惊叹,我觉得自己一辈子也记不住的古代典籍甚至只言片语,他都可以如数家珍。
只有在沉浸在他的学术世界里的时候,他的眼神会灼灼发亮,像一个真正的二十多岁的青年,忘却了烦恼和隐忍,一心朝着梦想飞。
我喜欢看这个时候的他,没有温文尔雅没有善解人意,明明就是一个为文学而生的疯子,满满地都是真性情。
顾松林工作起来的时候非常像林子然,有一种倾尽全力不要命的势头。他可以一趴在那里一整天,笔耕不辍连吃饭都忘记。于是我时常溜出去去惜艾家里讨一点饭食,或者无奈地替他把剩下的课上掉。其余的时间,就是呆在书房里替他找资料。
可是天意镇太小了,这个书房也太小了,为数不多的几本书和他自己带回来的文献资料根本不够,我开始学着独自坐车去很远的省城图书馆,拿着他的借书卡一摞摞地往回抱书。
我没想到天意镇的夏天会这样热,原来平静凉爽的湖面,现在变成了一面反光的大镜子,拼命往外反射着紫外线和热量——而低矮的学校里的平房更是要命,气压低,热度够,多待一会简直要窒息。我已经不再避讳什么,套着大背心,像曾经在寝室的时候一样,挥汗如雨地做着抠脚女大汉的动作,一边擦汗一边哗哗翻书。
有时候顾松林会陷入一些绕不开的难题和怪圈,而他会喃喃自语百思不得其解。我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么一个小伙子走火入魔,于是经常会装作很懂的样子胡说八道乱说一气。
诸如此类的对话经常出现:
顾松林:“可是,为什么李白会在写完《梦游天姥吟留别》之后,依旧会试图去入仕呢?”
我不耐烦地回答:“他本来就是一个官迷心窍的人好不好,所谓的潇洒风流是表象,你没看到他一辈子想当官想疯了?”
顾松林惊骇,回味了半晌:“好像……也对哦……”
我:“摸摸头,乖。”
于是我们的文学史经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论断……比如李白不是诗仙,比如苏轼不是豪放派,比如李清照或许和赵明诚并不幸福。对或者不对,留给后人去评判——这个夏天我们挥汗如雨的日子,才是真正值得纪念的。
日复一日。辛苦却也值得。我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又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我陪着顾松林奋笔疾书了整整一天,惜艾送来的西瓜已经变成了干瘪的西瓜皮,终于在晚饭的时候,顾松林长叹一声,放下笔,冲我虚弱地一笑:“恭喜我们,第一卷完成了!”
我欢呼一声,跳下桌子,目光炯炯地问:“太好了,晚上吃什么?”
“……”顾松林失笑,无意识地伸手抚上我汗湿的鬓角:“热坏了吧,我们出去走走。”
“……哦……”
、第一百二十八章蜻蜓
我感觉自己一写狗血的情节就会变成绝对的败笔…………
————————————————————
一路无话,我低着头跟着顾松林,像宠物狗一样亦步亦趋地在他身边安静地走着。和顾松林在一起走路,总有一种奇特的压迫感,让空气无声无息地安静下来。如果是林子然的话,他总是会说些莫名其妙的笑话,让我一边走一边生气——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会不由自主这样想。
我走在后面,看着他削瘦了许多的背影。这段时间,说长不长,也就两个月,却整整让他瘦了一圈。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用来形容他绝对不过分——如此年轻的一个人,却敢下手做这样浩大的工程,凭的仅仅是几本笔记和脑子里的记忆。成员只有两个人,和一间破旧的屋子和一支笔,尽管前路漫漫遥遥无期,但是我相信,这样的一个人,绝对不会辜负他后来的盛名。
顾松林看我落在后面,忽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望望我:“怎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