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1 / 4)

+A -A

        将稿纸按顺序整理好;敏宁又重新拿出几张白纸改成繁体字誊抄。

        誊抄之后;一行一行;虽然是横排;但却是自右向左。

        写了几行后;一不注意变成自左向右;敏宁拿起面包擦掉;在心里发狠,总有一天要而这些书籍变成她熟悉的排版方式。这见鬼自右向左,要不是怕一下子改变,惹得读书人将标点符号也全盘否定,她可能连报纸的竖排都变成横排。

        算了算了,只能先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改过来,总有一天她要让简体字也能像正体字一样出现在报纸上,让竖版变成横版,让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变成从右到左。

        幻想了一会儿这种画面,敏宁傻傻的笑了,随后又认命的誊抄起来。

        字体规整起来,几张稿子上的字浓缩到一张纸上。

        她放下笔满意的又读了一遍,这上面的建议都是她能够想到的,对于修书这件事,敏宁倒是挺乐观。

        这世上的书多是多,但只要规范起来还是挺容易修的。

        比如敏宁就给了意见,将这次修书一事下放到民间,让民间参与进来,现在修改好的书稿想要出版,就得经过专门的部门审核,完全可以皇子翰林院齐上阵,再找一些大儒把把关,组成一个庞大的审核团。

        分成一审二审终审,这可比朝廷自己修来的方便。

        这些大儒也不必自己修书,专门那些递交过来的书稿,哪里有问题可以打回去让对方改,这样不用朝廷自己动手,既可以节省大量经费,也能缩短时间。

        对于现在一修书就得花上几年、几十年情况,敏宁一直想吐槽,人生有多少个几年、几十年可以浪费,完全可以靠人力取胜的事,偏偏只固定那些人。

        人数一少很难找出书中错误的地方,还不如将这件事交到民间,让翰林院的人和那些大儒专门找书中错误之处。

        而修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完全可以在报纸上登出来,寻求全国人的帮助,常言道一人之力不足道,众人之力常有余,她想这么简单的事,那些文人应该能懂。

        至于修书当中会不会有些人修的书重合,有些人夹带私货,这得看朝廷了,完全可以将某些书指定某些省来修,严格把控审核环节。

        这事朝廷只要把握大致方向就行,如同一辆车的车头一样领路,没必要事事躬亲。

        将稿子重新誊写好后,敏宁放入一个匣子中,唤来了小禄子。

        小禄子最近在四爷面前露了好几回脸,倒是让他跑了几次腿,大概让苏培盛有了危机感,又把他排挤回来,现在安心呆在她院子里给她跑腿。

        “将这东西交给爷。”

        “喳!”小禄子恭敬的接了过去抱在怀里。

        敏宁又想起今日好像是大阿哥种痘的日子,就问他,“爷是不是在福晋那里?”

        小禄子点了头,敏宁若有所思,“那你别直接去找爷,将这匣子送到外书房去,回头找个人跟苏培盛说一声。”

        小禄子忙迭声应了。

        正院里,福晋正抱着弘晖阿哥坐在炕上,把他的头按在怀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