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干脆绕过这京口,先去了扬州。
扬州对于敏宁来说完全是旧地重游,对于此地,敏宁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回忆。
小时候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离开后又险些落入生死之地,若不是四爷救了她,大概她早就承受不住屈辱魂归地府。
想到这里,敏宁不由想起最初时与四爷的碰面,那时候的她还是个营养不良的小丫头,大概四爷自己都不会想到,他与她会有这份渊源,他曾经随手拉了她一把,将她从地狱之中拉出来。
她也没有想到,后来竟然会进入四爷的后院,原本她只是想平平淡淡的度过这一生,并没有那么多的豪情。
只是身份一下子不同,她不愿意再平淡下去,慢慢的竟然也挣了这么庞大的一份产业,改变了千千万万的人。
敏宁很享受这种改变,就好像自己的手拨开这个蒙昧的世界,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文明和希望一样。
既然不能够回去,那为何不将这个世界改变成她所希望的那样。
一个开放、富裕、和谐的社会。
第74章那些清穿的日子(74)
“夫人请。”几乎是刚一下船;岸上就有人来迎接敏宁。
“原来是你,你被调到扬州来了?张绍阳肯放你回来?”眼前这人敏宁也认识;原先是《京城日报》骨干编辑冯翔,前些年张绍阳带着冯翔访问过庄子;刚好碰到敏宁视察;张绍阳便带着他来敏宁行礼。
也是那时冯翔才知道眼前这位贵妇是《京城日报》背后的主人。
“是的,夫人。年轻时候不懂事,做了一些荒唐的事;后来老家人找上了京;我就随同回乡了。”冯翔不像前几年那样还有书生的天真;跑了几年新闻什么没有见识过;他早就成熟了许多;父母也已经年迈;就他这么一个独苗;他不奉养谁来奉养?
所以当初老家人来找他,他就顺势回来了。
回来后;因为耽误了当初定亲的女子的婚龄,还被暴打了一顿;好在事情完美解决,如今也成了亲,儿子已经快两岁了。
“张兄让我回来;还支持我办报;分享给我《京城日报》的信息;我这报馆才能在扬州立足。”
其实他老家是金陵那块的;只是金陵那边水可深得很,原本一个个不屑报效蛮人朝廷的文人隐士全都跑出来了。报馆林立,若不是后来纸张工艺改进,出现了大量便宜的纸,大概一时间又会呈现出千年前的洛阳纸贵。
可以说整个大清报馆最多的在江南,整个江南报馆最多的在南京,那一张张报纸后面都是盐商大财力支持,没有关系没有银子根本办不了报纸。
即使办了报纸,也没有几个文人肯投稿,全都奔向那几个高人隐士办的报纸去了。
他无法,只能托了张绍阳的关系跑了林大人的路子来了扬州,扬州巡盐御史是林大人的族兄,有没关系照看着,他才能立足。
敏宁点了点头,“既然有了自己的事业,那就好好干。”
冯翔笑道,“园子已经准备好了,夫人是先回去休息,还是在接见咱们在扬州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