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2 / 4)

+A -A

        而这三千个人数分派到各个省以及新纳入大清的疆域,一个省最多也就分到一百多人,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人。

        第一次举办这样的一会,显得有些仓促,衙门传达了意见之后,当地的乡镇就将人送到县衙再由县衙随意挑选了一批人送到府城去。

        到了府城之后,府城挑选的自然是出自府城的人民代表,因为第一次没有什么经验,大家都是按照倾向于自己的方式来。

        这些敏宁都没有管,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像这种挑选人民代表的事未来肯定会有专门的规范,眼下自然是怎么随意怎么来。

        基本上到了四月份,全国的选举都已经结束,开始坐上了通向京城的火车。

        甚至一些距离京城远的省份,比如广东一带,早在三月底就乘船乘火车往京城赶。

        四月过半,除了外蒙的人民代表以外,基本上都聚集在京城了。

        外蒙的人会晚一点也不例外,不同于内蒙开始大批量种植苜蓿,不需要再逐草来赶放牛羊,逐渐的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城。

        外蒙有些部落还遵循着以往的习惯,每到春天就寻找水草丰沛的地方,这些部落一旦散开,想要再寻找回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更不要说在庞大的草原,通知他们选举这种事情。

        光是将消息通知到各个部落里就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后每个部落匆匆忙忙的挑选了几个人,一起赶赴京城。

        五月份,京城就出现了一桩奇景,全国各地操着不同的口音说话,明明都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却根本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

        好在,这些年来,因为有了遍地开花的学院,在学院里开始用拼音来教学,导致大家普及了官话。

        各地都有会说官话的人,虽然说带着各地的口音,可好歹都能够听得懂。

        这一次挑选人民代表,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识字,总不能人家提供什么法案,人民代表都看不懂吧。

        至于各地提的什么法案,在这一点大家已经准备了,到了京城之后,几千人一交流才发现自己提的法案太过不值得一提。

        别人家都是提议将火车见到自家门口,反倒是他们只提一些修桥铺路的小事。

        最后有不少现在开始连夜改动,尽量往高大难上面提。

        下议会举办在即,大会堂已经准备完妥,按照四方四正的的模式来建造,总共也只有一层,但是这一层非常高大,足足比得上旁人的三层。

        全都是由水泥钢筋浇筑而成,墙上刷着白涂料,外面同样是白色,里面再通上灯,整个会堂非常亮堂。

        这是一个可以容纳下近五千人会议的大会堂,虽然说各地就能够聚集到近三千的人民代表,但是不代表京城内不能参与,两边各设有一千个坐席,用来旁听。

        一般这些旁听者都是来自于宗室跟各大家族,或是皇室人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