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2 / 4)

+A -A

        这后宫之中,老一辈已经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弘暻头一次感觉到长大的可怕,那就是不断有熟悉的长辈离去,最终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敏宁饭吃的越来越少,弘暻便陪着她,她吃多少他就吃多少。

        最终敏宁还是心疼儿子,强迫自己能多吃点就多吃点。

        时间总是会消去伤痛,一年之后,敏宁已经开始学会了转换注意力,不再去想四爷。

        她将手中的银行交到了朝廷手中,命新的财政部建设一个独立的银行,专门用来发行钞票。至于原来的银行只用来储蓄。

        银行的用处一下子被扩大起来,所有能用的功能全都被聪明的人给挖掘了出来。

        后来朝廷干脆开始往外发行银行牌照,允许私人开办银行,不过一共也只发了两张块银行牌照。

        这两块银行牌照最终落入了好几个商行手中,这些商行联合在一起举办的银行,最初的银行一般只局限于一省之地,短短几十年就开始追上国家银行。

        原先那些钱庄全都取缔,投入到这些民间银行当中。

        这些民间银行比朝廷更加有扩张力,甚至神通广大的扩张到殖民地,随着这些银行大清的纸钞开始流向外界。

        就这样过了三十年,绝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使用大清的纸钞来结算。

        在这个时候,火车已经提速,飞机初步入场,甚至连电话都已经研究出来。

        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跟三十年前相比,简直就是一天一地。

        京城已经一扩再扩,原来的圆明园早就融入了京城市区,下一步据说有打算将通州纳入京城范围之内。

        现在的大清跟以往已经不同了,就如同当年的唐朝一样,全世界有大量的学子过来留学,大清也来者不拒,允许这些学子将大清的思想给带到世界各地去。

        不过,一些保密的事情还得保密,一些国家保密的单位,却是不允许这些外国人进入。

        当人们已经填饱了肚子,就开始讲道德,讲理想。

        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可做官却不再跟以前一样成了所有人最终的目标,毕业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大清本地越来越不好混,不少人开始奔赴到殖民地,那里更具有商机。

        又过了二十年,敏宁已经八十多岁了,老的不能再老了,她已经将所有的产业全都交了出去。

        交给国家的给了国家,其他的产业剥离出来留给了皇室。

        皇室的产业跟国家的产业划分开来,除了国家每年会固定划出一笔钱来供养皇室以外,出嫁的皇女,以及分出去的宗室都不在由国家供养。

        因为有了每年一次的国考,原本如死水一滩的人员开始了流动,一但流动起来,国家就不会陷入僵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