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1 / 3)

+A -A

        经过苏茨藜的认真考虑,她决定也加入到打电筒大军里面,她要做的有意义的事就是:织围巾。

        苏茨藜没有送男生礼物的经验,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给陈敬织一条围巾。要说她最擅长的就是送人都试过,宿舍姐妹几乎每人都有一条。

        舍友们虽然诧异她的行为,但她们忙着学习,况且也不好交浅言深,大家也就相安无事。因为有些日子不织了,苏茨藜的手有些生疏,花了三个晚上还是弄好了。

        然后苏茨藜看着外面的太阳犯愁了。现在是十月中旬,南方的天气并不冷,想要用到围巾,估计还得两个月呢。

        不过苏茨藜并没有焦虑多久,因为,大家翘首以盼的期中考试来了。

        高一的每个同学都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次考核里一鸣惊人。苏茨藜自然也不例外,她虽然不指望自己能人品爆发进前十,但是中考三百多名的成绩实在太难看了,这次怎么也要保持自己原来前五十的水平吧?

        因为还没分文理,高一的学生一共要考八门,要四天的时间才能考完。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交叉考试,苏茨藜留在了本班,陈敬被分到高二5班。陈敬因为中考成绩不错,这次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b中考试有一个传统:老师除了发试卷、稿纸或者解答学生的疑问之外,是不怎么监考的。副校长小胖同志在考试之前就申明了这是检测大家的实力,如果大家觉得自己高考的时候也能成功作弊的话,他是不介意学生们这样做的。本来都是一些心高气傲的主,校长这么一说,大家更不会动那方面的心思了。

        “你们刚来不知道,虽然老师不监考,但是被抓到作弊可是直接开除的。”坐在苏茨藜旁边的高二学长说道。

        教室里立马响起一片惊呼声,有人说道,“不可能吧?最多就是警告处分或者记过。”

        学长笑而不语。

        苏茨藜是知道的,她高三时就有两个因为作弊被学校开除了。后来家长来学校恳求,说是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现在到别的学校也来不及了,最后校长还是没有答应。

        b中的很多优秀传统都起源于它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的校长。这位校长是个传奇式的人物,早年是做酒出身,后来自己的葡萄酒打出知名度之后就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也就是那个时候投资办了b中,并将校园修在自己的酒厂旁边。b中刚开始的时候是个私立学校,后来因为升学率很好,政府收编成了公立的。所以b中的老师现在拿的都是两份工资,可以说是市里收入最高的教师群体了,而且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老师到各地旅游。

        这位校长在市医院,市彩印厂等地方都有自己的股份,可以说是当地最成功的人物了。不过他因为年纪较大,并不怎么来学校,苏茨藜也只是在拍毕业照的时候有幸见过一面而已。

        对苏茨藜来说,b中就像是一个学习的净土,三餐有食堂的师傅准备好,每个月二百元不到就可以顿顿有肉,而且花样不断;学校的花木有专门的园丁修剪,四季都可以看到美丽的花朵;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很多兴趣小组办得比大学时的所谓社团还要好;每逢端午、中秋、元旦这样的节日,学校都会大肆庆祝,每个班都可以领到节日经费;生活老师会准时提醒你起床和睡觉,各科老师们晚自习的时候也会跟学生一直待到11点,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专心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这就是苏茨藜为什么坚持要来b中的原因,她觉得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灵气,b中给她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母亲,准备好了所有的东西,只等着自己的孩子振翅高飞。

        她在b中得到的太多太多,所以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她还是回到了这个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此章向我的母校致敬,读了这么多年书,去过无数的学校,最不能忘却的还是自己的高中。

        、现场科普

        b中最出名的人,从来都是雄踞年级前十的优秀学生。考完试之后大家都在心里暗暗猜测自己的名次,同学间的八卦也是这次的前十谁又可能冲上来了。

        老师们成立了改卷小组,早上考完的试卷,当天下午就知道分数了。四天的考试下来,8门里面苏茨藜已经知道5门的成绩了。

        苏茨藜从后门看到走廊上小声争辩的两个老师,不由得笑了。

        英语老师和化学老师都不想浪费自己正常的课时,打算用晚自习来讲评试卷。无奈两人选了同一个晚上,这不,打架了。

        “你们李老师明天晚上再过来,今天我先讲了。”最后还是英语老师获胜,拿着试卷悠悠的进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刺梨花开又一年 第40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