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4 / 4)

+A -A

        李道宗想了想,开口说道:“雁儿,你也莫怪英公心狠。若为父所料不差,英公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女儿不敢。”李雪雁还是低着头,只是声音又开始哽咽了。

        李道宗一时之间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目光四下打量了一下,看见案头一本翻开的书籍。

        李道宗站起身,走过去一看,不看书名,只看那上等精细蓝绸做得封面儿,就知道是一本李逸诗集。

        李道宗抬手给诗集拿起,却看见翻开的书页上点点泪痕。

        “要说乐休这诗才,确属仙人之流。”李道宗拿着诗集回身坐到李雪雁身边:“可惜后来不知何故,却不怎么再写诗了,倒是写些常人不在意的长短句。虽然还是字字珠玑,但终究让人奇怪。”

        “女儿之前也有所思,但后来到想明白了。”李雪雁抬头看看李道宗,淡淡说道。

        “哦?”李道宗看看李雪雁:“那雁儿倒是要一解为父的疑惑了。”

        李雪雁清楚,这是父亲想引着自己说说话,以安慰自己。所以看看李道宗说道:“昔日乐休应魏王之约,赏月曲江,却当着魏王的面跳了曲江池之事,父亲想是知道的。”

        李道宗点点头:“事后乐休曾言不喜魏王,是因为魏王不符合‘华光自敛,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道。此言虽然知者不多,但也尚有流传。”

        李雪雁脸上有了一丝笑容,但配着红肿的眼圈儿,却显得有些哀伤:“华光自敛,我猜这便是乐休后来不再以诗为主,而是写些长短句的原因。”

        李道宗装作一脸恍然,然后摇头笑道:“可惜乐休笔下锦绣,即使做些不入主流的长短句,也写出了篇篇绝唱。雁儿怕是不知,如今这长短句亦是为书学子所接纳,与诗并重,合称为诗词。乐休倒也算开了一方先河。”

        “所以自朔州之后,除了那篇悼念魏公的悼词,乐休便再也没有写过诗词了。”李雪雁接过李道宗手中的诗集,轻轻将书合起,并细细捋平了书页:“怕是这本诗集之后再无续篇了。”

        “前日到上河苑,为父倒是从皇后那里又听到一篇乐休大作,乍听之下似是极俗,细想之下却又极雅,寓意之深,用情之真,让人品之有绕梁三日之感,可见乐休文笔已到返璞归真之境。不知雁儿可有兴趣一听?”李道宗抚掌叹道。

        “父亲稍等。”李雪雁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忙去取了笔墨纸砚,然后才说:“父亲,可以讲了。”

        李道宗点点头,复述道:“夫人赠我连心结,执手相望竟无言。连就连,与妻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李雪雁缓缓将诗誊录完毕,又细心品一遍,当道‘连就连,与妻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之句时,竟然潸然泪下。

        李道宗轻轻拍拍李雪雁的肩膀:“当日为父之,细细品味,心中哽咽之情,也是难以平复。一笔纸墨,却似将人一颗心儿掏了出来,想你母亲亲是否会在那奈何桥边苦守?若是在,漫漫十年岁月,她一个人又是在怎生煎熬?一诗完,竟让为父有了去寻你母亲亲的想法。”

        “父亲”李雪雁忙拉住了李道宗:“那乐休倒是害人。”

        “你呀”李道宗轻轻摸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农 第92章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