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芙不说话,示意他一起走过去,莫莫已经从车里一跃而出,笑得跟朵花儿似的,真是灿烂极了。
作者的话
--
五.青色(3)
[距离不仅产生美。]
乌普萨拉在斯德哥尔摩的正北方,两个城市间交通便利。人生地不熟的艾芙仰仗莫莫的经常照顾,过得倒也不差。她已经能笑着说,幸好没有被惯坏,否则连怎么照顾自己都忘了就糟了,还好,还好。
与父母视屏聊天,总是展示让人放心的一面,漆成奶黄色的墙壁贴着温馨的墙纸,她只是藏起从立梯上摔下来时弄伤的手臂,笑着炫耀:“看我选的墙纸、新装的灯多漂亮!”
莫莫渐渐地,便很少再来看她。人总要学会自己过活。
只是莫莫的神出鬼没,也让艾芙感到惊讶,不知道这家伙在搞些什么。
新老板好巧不巧,竟是个印度人,只是英语比很多其他人要好些,因为这位很小就移民去了美国。他一笑,便露出银亮整齐的牙齿,颇有点像高露洁的广告。这位教授看起来还是挺和善的。
学校里中国学生不多,但还是有个中国学生会,同国籍的人在一起,也便像是找到了温暖,早忘记了以往在国内所谓的地域歧视等等念头,想起来都觉得真是好笑。
那个名字很独特的李里德,是中国学生会的一员,或许与他父亲当年建立了这个协会有关系——他还总喜欢自称是中国人,尽管他是土生土长的瑞典籍。听说他喜欢搭讪美女,所以总是抢头功揽些接机的工作,倒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前三任女友中有一个就是接到的。
学校宿舍不好申请,也是托了中国学生会的福,与另一个中国学生在学校附近租下了一所小房子,每天骑车上学,像是回到了青涩的中学年代。
而且与那时一样,感情是个奢侈品。
不管忘不忘记,生活都已经继续,向前走,便离过去的分岔点越来越远。有时候艾芙想,时间可能真的可以抹消掉很多,只留下一些淡淡的情绪,不知会不会有一天,她也就忘掉当初爱的感觉?那么也很好,不会伤痛。
至于新的开始,想想都让人厌烦,莫不是再招来些欺骗伤害,还是依靠自己的好。
因为是重读硕士,第一年仍是上课。艾芙新老板的专业偏医学与疾病,尽管她攻读的学位是在生物大方向,但很早便开始接触老板专业方向的课程。那些并不难,硕士总的来说要求不高。
印度老板姓很长,学生们都叫他普尔教授。普尔教授与很多驻扎学校的老师不一样,他有些在美国、印度的兼职,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且他的家人都在美国,所以他也算是“空中飞人”,常年在全球飞来飞去。
若是在以往,艾芙必定会欢欣鼓舞——老板不在,岂不就是放鸭子。但现在不同,她抱定了来追求科学的信念,却跟上了一个陀螺般不稳定的老板,怎么都有些气馁,因为老板亲自指导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在国外的人都知道,讨论学术不一定是在实验室办公室教室,还有很多在国内时想来都觉得奇怪的地方。比如说,学校旁的酒吧。
教授们与来访学者或是与自己的同事出去喝一杯,学校旁的酒吧就是不错的选择。不经意的角落就可能坐着个拿过诺贝尔奖的大牛,三五成群聊着聊着可能就会产生足以撼动学术界的新念头。
这里的酒吧不一定要灯光阴暗烟雾缭绕,也可以是弥漫着学术的思辨之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