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 2)

+A -A

        “余自幼爱读《山海经》,其中所描写各国之山川地貌,人事风情,神怪故事,无不令人神往。在完成《西游记》写作之后,即产生了寻找和周游《山海经》各国的欲念。可是经过十余载,在五湖四海奔波之后,仍然没有找到……后来到了川藏之地,偶遇塌天之祸……。那么你们是什么人?怎么到了这里?”

        于自然教授一面吩咐给吴承恩预备晚饭,一面对他说:“吴先生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您在这冰雪世界已经熟睡五百多年了。明朝被满清灭亡,建立了大清帝国,又过了二百多年。后来又有辛亥革命,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唉,话太长了!我们这些人,是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来此的任务是考察冰川的。”

        此时,晚饭端上来了。

        大家都没有吃饭,好奇地看着吴承恩先生沉睡五百年后吃的第一餐。

        吴承恩慢慢品尝着,过了许久,放下餐盘,继续说:“当年……谁知过了川西,过入西藏边境,越走山越高,越走气候越寒冷。有一天,面前冰山高纵,一片银白。我写过唐僧过火焰山的故事,而面前的却是无尽头的冰山,便继续一路前行,想看个究竟。有一天傍晚,忽然天崩了,地裂了。随着雷鸣般的巨响,一座雪山向我压过来。以后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围着吴承恩的科学家们无不感到惊奇。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吴承恩喘息了一下问。

        于自然队长答:“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即2030年5月8日。时间是晚上八点钟。”

        “那,是不是现在是未时?”

        “是的,对的。”

        吴承恩说:“那就是说,我在这里睡了五百四十年了。当年余写《西游记》时,让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想必他成佛之后要报复我,施展法术在冰山下也压我五百多年。”

        大家都笑了。于自然队长又和吴承恩谈了些话,劝他在另一个帐棚内休息。随即和大家商量,面对这个重大发现该怎么办?

        第一回冰川崩裂遇险吴承恩再次复活(4)

        周韵音研究员高兴地大叫:“空前大发现!我们应该立即向新闻媒体发布消息,它会震惊全世界的!”

        于自然队长思忖了一刻说:“这是我们此次科考的意外收获,并不亚于人类登陆月球,也真的会震动全世界!也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大发现。但是,现在我们都是科学家,科学研究,贵在一个‘真’字,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现在对外必须严格保密。如果这一消息现在就发表,不等我们回到北京,全世界媒介的记者们,会把我们‘撕得’粉碎的。这是一;其次,发表这样的新闻,必须慎重,必须建立在绝对科学的基础之上,经得起检验,所以要慎之又慎;第三,我们必须先发个加秘的伊梅尔给中国科学院领导,当然他们还要报告国务院。消息发不发表,何时发表,我估计得到了北京之后才能决定。”

        大家思索了一刻,觉得有理,一致同意。

        于队长又说:“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我们的科考工作。该采取的资料、样品,一定要采集到,该绘制的地图,一定要绘制完成。我提议,这几天,由地球物理学家刘建中教授,陪着吴承恩先生,一方面照顾他的生活,以恢复他的身体健康,一方面给他解释五百多年来,科学技术之发达,人类社会之进步,社会之现状,并且把我们携带之卫星定位仪,漫游世界之电话,摄象机等设备给他讲解,以求他在融入当今社会生活时起些作用。”

        也就在这天晚上,由周韵音起个草稿,经于自然审定,给中国科学院领导发了个加密伊梅尔,报告了他们发现吴承恩先生的前后情况。当天夜里,科考队接到了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发回来的加秘伊梅尔:

        于自然队长:

        收到所发信息,万分惊奇。事关重大。务请绝对保密。到北京后,你和队员们不要回家,也不要和外界接触,更不要接见任何新闻媒体采访,暂时住在“未来饭店”。已在108层1008号,给你们订好房间。届时有人接待。你们一回到北京,于自然队长立即到科学院汇报有关情况。

        科学院院长张庆先(签字)

        又过了几天,科考队完成了既定任务之后,先是步行回大本营,乘汽车回到昌都,然后乘上喷气式客机,只需两个小时,就到达了北京。

        第二回数千记者采访吴承恩回答媒体(1)

        科考队回到北京那天,于自然队长连夜向科学院院长张庆先详细汇报了发现并救活了吴承恩先生的经过。张庆先院长当然相信他的汇报是绝对真实的。他们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不可能作假,更不可能集体作假。况且从当今科学发展看,这是完全可能的。他们不过是把我们原来的科学家们的预想,找到一个例证而已。但是,事关重大,下一步怎么办,不可草率从事。

        次日,张庆先院长到宾馆和吴承恩先生进行了一次长谈。长谈时还邀请了国务院一位秘书长参加。谈话之后,秘书长立即报告了国务院总理。总理批示:

        “事关重大,目前应严加保密。立即对吴承恩先生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细心照顾,保证他的健康,不得发生任何问题。同时组织有关科学家对所涉及到的学科领域,进行缜密研究。保证绝对真实。一旦此事有伪,将造成一个世界级笑话。切切!”

        于是一批古文物专家对吴承恩先生的衣服、所携带的文书,金银元宝进行了年代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从布料的质地、织造、染色,缝做,文牒纸张的质地,书写的笔墨,官印的颜色和化学成分,都证明确是明朝之物。同时,还有一批历史学家,对吴承恩先生进行了历史——特别是明朝的历史,当时的社会状况,语言、风俗习惯,进行了考试式的测验……这样,经过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家的测评,专家们一致认定,他真正是五百年前的吴承恩,在冰冻的条件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